2)第五卷谁的大业第二十七章匆匆数年_逆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东西。以前虽然有房契。地契等物,不过。商人交易多半还是依靠道德约束,只是口头约定,而契约则除了道德约束外,明明白白的将双方的交易内容摆到了纸面上,刚出来时,许多商人依然按照原先的做法,对契约并无多大兴趣,后来尝到甜头后,买卖中签订契约地比例越来越高。

  交通、卫生两项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自从有了交通、卫生两项法律,京城的出行和卫生状况大有好较,至少大街上不会再有人骑马横冲乱撞,也不会到处是大牲畜的粪便。

  只是专利一项却有些让人模不着头脑,直到有一名织厂女工再一次改进纺机构造,将织布的效率再次提高一倍,农学院花了一万贯将专利买下,其他织厂必须交专利费才能使用后,一些人才恍然大悟,一时之间也出了一阵申请专利之风,毕竟虽然不知道农学院会从其它织厂得到多少专利费,单是那名女工得到的一万贯足以让绝大部分人眼红。

  为止,工部下面同时又设了一个专利局,专门接待要申请专利之人,不过,大部分人申请的专利注定不能授予,因为他们申请地都是通用型地东西,只有一些秘方或者新改进的技术才会得到专利,倒是有不少工匠和练丹的道士提请的专利得到通过。卖出去后就得到了一笔横财。

  最大的一笔专利费产生于大业四年三月,宣州泾县下面的一户曹姓人家,改过祖祖辈辈对汉朝蔡论弟子孔丹用青檀树所造出来的白纸进行改良,造出远胜于以往纸张的宣纸,这种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经久不脆,不会褪色,后人称赞其纸寿千年,特别适合用来书写。

  当时正值全国读书之风大炽,若是能大规模生产,必定会给其曹家带来滚滚财源,可惜曹家虽然祖祖辈辈从事纸张生产,将宣纸造出来后家产却差点折腾光,根本无力大规模生产,更怕纸张的秘密泄露,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抱着试试地心里,拿着样品到京城的专利局申请。

  不想,申请一递上去,马上专利就被批准下来,更是将农学院惊动,农学院院长,以前东宫管家邹文腾亲自出动,提出五万贯将宣纸生产的专利买断,曹家不过是中等人家,从祖辈开始做纸品生意起,家产也从来没有超过五百贯,如今更是将家产折腾精光,进京的费用还是东挪西凑,一听到农学院要用五万贯将专利买下,当时曹姓家主脑袋就晕晕糊糊,差点一口答应。不过,曹掌柜毕竟是做生意出身,骨子里有着生意人的精明,还是抵住了诱惑,最终农学院以五万贯地专利费,加上不低于五万贯地投资生产宣纸,两家共享专利,双方二八分成。曹家占其中二成,农学院才拿下了这份专利。

  过了一年,曹掌柜不由就佩服起自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