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卷谁的大业第二十七章匆匆数年_逆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当时没有被五万贯砸晕脑袋,宣纸一上市就引起轰动,引起抢购狂潮,读书人纷纷以用宣纸为荣,最后这股风潮又扩展到朝庭。连朝庭的奏章也全部改用宣纸,当年投资,当年就盈利五万贯,按照二成地份子。曹家得到了一万贯地分红。

  天啊,这只是第一年,以后还会越买越火,年利润绝不止五万贯,十万贯,二十万贯都有可能,若是以五十年计算。恐怕这份专利给曹家带来的财富要达数百万贯之巨。

  曹家有时也不免有一个念头。若是能独占,那其中的利润更是数千万贯都不止,不过,曹掌柜也只能想想而已,不要说他没有启动资金,就算有资金,如果其中的利润由曹家独享,不知会引起多少明争暗斗,可是农学院则不同。那可是皇帝的内库,谁敢打皇帝内库的主意?与其随时有可能飞来横祸,不如稳稳的拿二成份子,何况曹家从此与内库挂上了钩,只要不图谋造反。恐怕可以在地方上横着走。

  专利地期限和后世一样也是五十年。其实五十年太漫长了,后世许多专利不到十年。二十年早已过时,专利太长反而阻碍了社会进步,只是后世许多发达国家喜欢以此来限制不发达的国家发展,在杨勇心中,专利期二十至三十年应当是一个合适期,只是现在由于交通,信息传达的缓慢,五十年也没有什么不妥,何况以后大隋几乎可以肯定会一直做到领先于世界,专利期长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

  三年来,朝庭对官学的投入也是年年大规模增加,大业二年十万贯钱,二十万担粮比起以前已是大手笔,到了大业五年,这笔钱财迅速增长到钱八十万贯,粮一百六十万担,三年时间增长八倍,平均每年翻了一番。

  为了鼓励寒门子弟加入官学就读,朝庭不但不收费用,还对官学生员大力资助,进入县学地生员每人每年可领取一贯铜钱,四石大米的待遇,进入郡学的生员则每人每年可以领取一贯零五百文,六石米的待遇。

  无论是县学生还是郡学生,这笔收入足够自己养活自己,当然,完全靠这个生活难免会清贫,而且也提供了他们一定出路,大部分教师都来自于以前成绩优良的官学生,教师的待遇为生员六至二十倍左右,也就是说教师的最高年收入已达到了二十贯钱,四十石大米地地步,虽然比不上县太爷,可是已经远高于衙役和普通禁军士兵地收入,而低等收入也达到了一般衙役的水平,可以养活一家。

  如今粮价越来越低,京城不过斗米十一二文,而南方粮价最低时更是跌到了七八文一斗,一个壮劳力一年累死累活,耕上二三十亩地,一年才能打上五六十石粮左右,就是不吃不喝,价值也不过四五贯钱,比起教师来讲待遇差远了,而且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