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 大明新帝出现了_明末,从草原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星,宋献策为首,认为闯王此时应该立即回洛阳登基称帝,建立政权,然后招抚各路明军和文官,与华国分庭抗礼。

  “闯王,大明毕竟享国两百余年,正统之名,早已深入人心,此时崇祯已崩,新帝未立,整个南方势必人心浮动。

  若闯王此时选择拥立周王为帝,以开封为都,势必会让整个南方各地心向大明的文武官员,士绅豪族争相归附,到时闯王在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南京,以江南之富庶,何愁霸业不成?

  而若是再拖下去,一旦让南京方面率先拥立新帝,则一切皆休,等到华军大举南下之时,我军困于河南一隅,北有华军,南有明军,腹背受敌,何以抵挡?”

  见主位上的闯王始终面露犹豫,李岩再次出列,满脸焦急的劝道。

  不由的他不急,如今抢的就是一个时间,谁率先拥立朱家番王为帝,谁就占据了大明正统。

  “我看李兄是仍心系明朝,想做明朝的臣子吧,大王纵横天下十余年,攻洛阳,灭福王,声望岂是那林家小儿可比?

  如今大王更是坐拥二十万大军,中原之地也就只剩下这一座大城开封,何须再拥立朱家子孙,借助明朝的旗号?”

  “不错,洛阳本就是问鼎之所,以大王如今威名,只需回洛阳登基称帝,昭告天下,檄文所到之处,必能不战而定,岂不比拥立一个傀儡要强?”

  见闯王似乎有些被李岩说动了,牛金星和宋献策赶忙也站出来针锋相对道。

  而刘宗敏,刘芳亮,李过等一众元老,自然也是支持闯王直接登基称帝的。

  毕竟闯王一旦称帝,他们这些老兄弟立即就是开国元老。

  其实闯王打心底里是比较赞成李岩提出的策略的,因为河南实在太穷了,否则也不会死盯着开封这座大城不放,就是想要获取城中的钱粮兵器。

  虽然他没有和华军接触过,但仅凭对方能先后打败洪承畴,卢象升,以及辽东建奴,其实力必定不容小觑。

  一旦华军南下,凭他们现在缺衣少食,缺少兵器的二十万人马恐怕很难打得过。

  可又担心自己一旦拥立周王为帝后,会弄巧成拙,最后掌控不住。

  最终一番纠结犹豫过后,闯王还是选择了采纳李岩的建议,拥立周王为帝,然后南下江南。

  显然此时的闯王才刚从商洛山中钻出来不久,还没有滋生出那么大的野心。

  毕竟前年还在东躲西藏,差点被逼的走投无路自尽,去年还在为了生存奔波,也就今年初攻下洛阳后,发了一波,再加上一众文人来投,让其心态从流寇开始转变为枭雄。

  如今急吼吼的又要当皇帝,着实有些心虚。

  毕竟他再没见识,也知道没称王称帝之前都有退路,一旦称王称帝,最后不是君临天下,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开封城内本来就人心惶惶,若非周王散尽家财,极力维持,怕不是早就坚持不下去了,得知闯王愿拥立自己为帝,周王和城中的文武官员也是大喜过望,只是谈了三日就谈妥了。

  然后准备了一天,在七月十八日这天,周王便在开封王府内直接登基,年号建兴,为此还伪造了一封崇祯帝的传位假诏,闯王则是被册封为大明护国公。

  果然,周王在开封继承大统后,河南各地还在明军手中的城池州府,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似的,立即就上表恭贺新皇,就连已经退守陕西的陈新甲都不例外,而淮北湖广各地的明朝文官武将们也都纷纷上表恭贺新皇。

  毕竟这时候各地的官员可以说正是无所适从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安全感,他们都是异地为官,手中的权力都是皇权赋予的。

  如今大明亡国了,皇帝都没了,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些官员手中的权力也消失了。

  时间一长,地方的豪强大族根本不会再买他们的账,所以必须要尽快再找一个皇帝,这会儿哪里会计较周王的合法性,只要是朱家子孙,管他哪个是皇帝,先认了再说。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