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1章 五帝并立_明末,从草原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1章五帝并立

  周王在开封登基继承大统的消息传至江南后,南京留守的勋贵文官和一众东林党人,顿时就慌了神。

  其实在崇祯退位亡国的诏书传至南京后,一众东林党人就开始上蹿下跳,想要拥立新帝在南京即位,与华国划江而治,延续大明国泎。

  其中又以周延儒和钱谦益,这两位东林大儒跳得最欢,两人一位是前首辅,一位是前礼部尚书,在江南仕林中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然而江南并没有大明的藩王,以钱谦益为首的一众人,觉得应该将距离最近的武昌楚王,接到南京来登基,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尤其还是这种时候,一天都不能耽搁。

  可周延儒等一众人却觉得楚王的血脉太远了,名不正言不顺,应该将血脉与崇祯更亲近的潞王接过来继承大统。

  结果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谁也无法说服谁,其实说白了,就是周延儒和钱谦益都想做首辅,都想做从龙首臣。

  至于刚刚逃到江北的小福王,则直接被东林党人忽视了。

  虽然小福王和崇祯是堂兄弟,血脉最是亲近,可一来福王在洛阳被杀后,崇祯还没来得及下旨让小福王继承王位,导致小福王仍是世子身份。

  二是东林党人和福王在万历改立太子一事上,结下了仇怨,几乎视如水火,加上以世子身份继任大统,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自然不愿拥立小福王。

  历史上凤阳总督马士英之所以能力压东林党,让小福王前往南京继任大统,那是因为拉拢了江北四镇,握有兵权,这才让东林党人不得不妥协。

  然而此时江北却仅有黄得功和刘良佐,关键是黄得功还只是参将,刘良佐手中的兵马也远没有历史上那般强盛,马士英更是还没有担任凤阳总督。

  此时东林党人自然不愿放弃从龙之功,承认周王,毕竟南京才是大明的陪都,于是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立即就将小福王接到了南京,直接登基。

  同样也草拟了一份崇祯帝传位的假诏,并指责周王大逆不道,僭越帝位,是闯贼的傀儡,根本没资格继承大明正统。

  不得不说,南京陪都的地位确实比开封要高,东南党人的号召力也不是周王和闯王能比的,加上小福王的血脉,声势立即就压倒了周王。

  江北各府州县纷纷倒戈,选择拥护南京的福王,隆武皇帝,江西浙江,两广,福建各地,也都选择了承认福王为正统。

  正所谓凡事有二必有三,南京在周王已经登基称帝,继承大明正统的前提下,依然不顾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强行拥立福王为帝,虽然风头是压过了周王,但也开了个坏头,让大明皇权的权威直线下降。

  竟然南京都能拥立福王和开封抗衡,其他地方自然也就能拥立别的番王自己当家作主,何必要听南京和开封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