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九章 救急不救穷_重回1990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年前才创办的均安,是一家深不可测的证券公司,拥有强大的背景资源。

  九三年,张庆科承销了万可b股,成本在每股十二元。

  结果推销不利,股票上市价每股只有九元。

  在均安的手中,现如今压了一千万股。

  按照王诗的推测,张庆科这次袭击万可,应该就是为了炒作改组新闻,拉抬股价,趁机出货减亏。

  张庆科用来攻击万可的材料,正是万可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在已经拟好的《告万可全体股东书》中,均安指责万可多产业结构,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和管理层的经营权。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

  作为万可b股的承销商,张庆科对万可的经营动态,以及王诗的多元化反思,带着浓浓的质疑。

  张庆科这一出手,可以说击中王诗的要害。

  这一件事情,可以说是华夏企业史上,股东与董事会的第一次正面对抗。

  被逼到墙角的王诗,自然不肯束手就擒。

  当时的张庆科想尽了一切办法,那就是先稳住一部分参与的股东。

  随后王诗向深交所提出紧急恳请,以防止人为操控股价异动为理由,要求停牌万可。

  如果李兴文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深交所第一次出现停牌现象。

  在停牌之后,张庆科和王诗各显其能,隔空交战。

  对于这一种情况,媒体们可以说十分的沸腾。

  最后在王诗的努力调查之下,他总算找出了均安的把柄。

  均安高层在暗中建老鼠仓,总经理购买了两千多万的万可股票。

  他们就是想通过这件的事情,炒作套利。

  王诗的这一个发现,让均安发难的正当性质受到了质疑。

  最终监证会站到了王诗这一边,万可这才逃过一劫。

  这一件事情对于王诗,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在此之前,王诗就已经在质疑多元化经营,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模式。

  君万事件的发生,让王诗坚定了他的想法。

  “李总,我正是担心这些,所以才会来向你请教。”王诗表现的十分谦虚。

  李兴文说:“王总,我刚才说的很明白,我们之间不存在请教,只是互相讨论。”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王诗心里还是十分感动的。

  李兴文这样做,完全是在顾及王诗的面子。ωωw.Bǐqυgétν.℃ǒM

  “李总,那你觉得万可的多元化模式,到底是对还是错?”

  李兴文直接回答道:“现如今的万可,确实不适合多元化模式。”

  听到李兴文这个回答,王诗在失望的同时,又充满了希望。

  李兴文能够指出这样的缺点,那就说明他有解决的办法。

  不过在此之前,王诗还有另外一个疑问。

  “李总,那飞龙算不算是多元化经营呢?”

  要知道现如今的飞龙,手底下可是有不少的项目。

  要说到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