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4】郑和舰队_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船只头尾,便有旗手挥舞令旗,传达号令。

  不多时,各处舰船上就不断响起呼喊——

  “甲等宝船,降六帆!”

  “乙落三。”

  “丙留一。”

  相同的旗语、呼喊不断扩散,迅速完成一次船速调整。

  整个舰队共有甲等宝船60余艘,以风帆为动力驱动,而船体长破百米的巨舰,整整需要9座桅杆起帆。

  一艘巨舰甲板。

  众人聚首远眺,而一体态魁梧之人,为众人之首,他正指向远方的陆地,与隐隐可见的城市规模——

  “此城为何地?”

  一侧又有十几名奇装异服者,露出笑颜,“……%#¥!”

  待他们说完,才有一少年道:“回禀郑主使,木骨都束的使者说,此地便为马林迪,为这海岸三国之一。”

  “势弱,兵马千余;”

  “但黑奴数量繁多,为三国中位居首者!”

  所谓郑主使,便为郑和。

  担此行舰队正使之职。

  那少年名为马欢,今年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

  此次是他第一次随行出使,便担任教喻、通事两职。

  舰队中如他这般的少年人不在少数,多是家境贫寒者,或善行舟补槽、或通异邦族语。

  而这类人地位相对不高。

  但马欢为江南人士,祖籍会稽;

  祖辈行商事而得富贵,便迎书香;又因常与阿拉伯商人做交易,自幼就习得一口熟练的阿拉伯语,便被征召入团。

  相比起多是“自学成才”者,马欢这样的“科班出身”,又饱读诗书的文人,就尤为显得珍贵。

  郑和道:“于此地距那最后一城还有多远?”

  马欢作翻译。

  又道:“木骨都束的使者说,若以宝船航速,三四日可达,但如今至夏季,风行不顺,去往再作折返,须等数月风气吹来,才可重新北上。”

  一旁,再有一名少监道:“若还需等待数月,恐怕耽误返程。”

  郑和了然,道:“若如此,是否可让马林迪人,派遣使者,召基尔瓦使团从陆路到来,与我等相见?”

  马欢问询后,道:“可!”

  与此同时。

  舰队阵型已在悄然间发生变化,船速减缓,二百余甲乙丙船逐渐聚拢。

  船头旗语纷飞,不多时就有传讯官跑来:“禀报郑主使,前船传讯,有异邦船只驶来。”

  “哪一艘船传讯?”

  “王副使主舰。”

  郑和眺望那海岸城邦,距离已差不多了,便发号施令:“各船阵变‘连环关’,作落锚准备!”

  “各军备防;”

  “再传六品以上人等,于王景鸿主舰汇合。”

  “是。”

  号角声再起,旗语挥动。

  船上动员者无数,有条不紊;

  而这一幕对于十几日前刚刚登船的木骨都束(摩加迪沙)朝圣使团而言,震撼非常。

  他们只见那侧翼中船开始拉帆提速,于“无标的”的海面上,却精准排列起队形。

  由外到内,形成多重屏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