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准备_三国骑砍霸主吕奉先txt下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丞相,使朝中与曹叡遣使往来,吊着他胃口。”

  “而现在,开春后历来泾水、渭水会有洪流,渭水口水寨要早作迁徙,以规避春洪。除此之外,你二人还有什么疑问?”

  之所以要吃掉河东的魏国降军,并给魏军经营河东的机会……就是为了充实河东,借魏国的手,从河北各处汲取人口。

  河东、河北终究是魏国的腹地,休养十几年,基本的基层秩序还是存在的,小范围人口移动不会出差错。

  若是魏国向带着许多人口去投奔司马懿……那这一路上饿死的、病死的,反抗被杀死的人,会非常的多,非常的损耗人口底蕴。139

  罗琼、谢旌互看一眼,各自翻阅面前的文件夹,罗琼先说:“自罗将军都督孟津水师后,关陇所筹水师就无能人节制。末将恳请公上派遣水师良将,以督水战诸事。”

  府兵是轮番服役,在这里与河东魏军对峙期间,府兵主将由罗琼、谢旌轮流交替、担任;同时兼管水师,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论前线实际兵力,府兵只有河东魏军的十分之一;考虑到双方各自的抢渡、运兵投送能力,不必过于忧虑这个问题。

  同样的道理,魏军集结河东的近二十万大军,也不可能尽数摆到前线,会在前线留三五万左右的预警兵力,余下兵力分散各处,屯戍一体,争取自给自足。

  让河东魏军自给自足恢复生产……这就是目的所在。

  田信想了想这个问题,就说:“徐侯通晓水师战法,我就遣他来节制水师。”

  徐祚与张温一起来关中后就处于半赋闲状态,他不擅长处理正常的政务,缺乏断案、治民的耐心。

  罗琼熟悉徐祚,谢旌更是熟悉徐祚,彼此相互能配合,这件事情就算解决。

  谢旌低头看自己文件夹,同时提笔记录徐祚可能出现的职务调动,说:“公上,末将疑虑有二。第一是探骑、魏人内应都有密报,说是司马仲达与辽东公孙氏联合出兵,辽东郡守公孙恭与司马仲达长子司马子元统率精骑万余,已至邺都听候曹叡差遣。”

  稍稍迟疑,他还是抬头看田信:“末将疑虑之二,在于上郡。此前赵公督兵上郡,今赵公受降雒都后上郡无宿将督兵,末将忧虑此事,恐侧翼有变。”

  目前按照资历、内部形势,能接替马超的主要有马岱、杜翼、第二秀、孟兴、申仪这五位北府中将。

  但这么重要的支线战场,目前依旧没有选定主将……说明那个升官飞快的人,极有可能接替马超,成为上郡、西河一带的主将。

  姜维没有打过十万人规模的胜仗的履历,更没有在大型会战中参赞军事机密的经历。

  以他的履历,对比北府一票中将、少将来说,实在是苍白的可怕。

  先帝能简拔自家公上于行伍,高祖能拜韩信为大将军……这种事情说起来很复杂,要说简单也很简单。

  可以简单为一句话:知人善用。

  而姜维入北府以来,也没犯过任何的错失;如果任命姜维接替马超,负责侧面战场……也不是不可以。

  田信抬手摸着下巴思索这件事情,姜维是今后一段时间的汉僮主将;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姜维的军事地位,以负责方面事务,即积累统率大型军团的经验,也积累威望,方便今后统率汉僮部队,给魏军打出致命一击。

  现在谢旌担忧的是职务空悬,引发人事竞争,也会造成防务松懈。

  这个问题好解决,直接下达相关调令,让姜维早些归来,前往上郡统兵即可。

  至于司马氏、公孙氏的联合骑兵部队抵达邺都一带的军情,这的确是真的。

  似乎是一个征兆,幽云六镇、辽东、朝鲜方面也会派兵加入这场决定魏国存亡的军事对峙。

  可这……不太像是司马懿的作风。

  何况,公孙氏家族内部问题很大,很是虚弱。

  司马懿没道理放过公孙氏,难道这家伙就不渴望斩杀妖魔后,那个延年益寿、隐隐长生有望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