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计_三国骑砍霸主吕奉先txt下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念。

  南阳,就是朝廷的命脉咽喉;是扭转天下形势的枢纽所在。

  此前,北府与朝廷三七开,北府占据七成优势;交割凉州、嘉州以来,达到了二八比例。

  朝廷先付出后索取,只要成功,就能将形势扭转为四六;若失败,己方最大的招牌,也就是田信的信誉会破产,无法继续取信于先帝旧臣。女生小

  信誉破产,江东方面的立场可能会继续动摇,倒向朝廷;同时中军四大部督、卫军赵云的中立态度也会跟着偏转,会发生一个连锁反应。

  如果朝廷各方面布局得当……在无法接收南阳的情况下,在借助田信信誉破产、各方意志动摇之际,或许能接连扳动变数,有一定机会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

  这种形成五五开局面的概率虽然小,但事在人为必须防范。

  现在观星楼这样重要场所失火,责任很大……己方有足够的理由进行这场跨辖区的军事行动。

  张温眨动眼睛,推测文聘可能的应对办法。

  多么希望文聘能争气一点,能硬着骨头跟己方来讲道理。若软绵绵的,一切都听之任之,那可就遭了。

  一切军事行动,都将戛然而止。

  他思索之际,城中馆舍。

  征北护军郭攸之脚步匆匆赶到诸葛乔榻前,床榻边上已有一叠书写好的纸张。

  郭攸之赶紧伸手抓住诸葛乔递出的手,痛声低呼:“伯松?”

  “我已辜负父亲期望,为贪一时小利,又为一己私情激怒陈公,今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诸葛乔声音一顿一顿,紧紧抓着郭攸之的手:“又恐小人办事不力,使父亲曲解事端,错结私仇。故,请演长为证,以免滋生误会。”

  在几个亲随见证下,郭攸之含泪为诸葛乔重新誊抄书信,并一一念诵,以排除可能的误会字眼。

  诸葛乔确认无误后,才会握着笔勉强勾勒字迹,签下名字。

  他仰躺在床榻,眼睛半睁着,嘴角泛起一点轻松的笑容,保持着不动,再也发不出一点声音来。

  郭攸之泪水染湿眼帘,悲怆不已嚎啕大哭:“伯松啊伯松!我该如何向丞相交待!上帝啊,不恤良善好人,何其凉薄!”

  而诸葛乔的一名亲随上前从桌子上拿起郭攸之誊抄的新信件,数了数足有十三页近一千个字,比原来少了三页。

  他没有一点犹豫,就一页页撕碎,送到自己嘴里咀嚼,吞服,眼泪顺着脸颊淌下,从下巴滴落在地。

  郭攸之见了,哭的不由更伤心了。念叨着伯松,又念叨着丞相,还含含糊糊念叨一些也只有他本人能听明白的东西。

  哪怕哭的喑哑,眼睛红肿,他还是被扶上马,朝城外宣池奔去。

  只是田纪心急,郭攸之出城时,运船已鱼贯而出,田纪又在前队,现在中队、后队的运船根本不可能再停下来。

  襄阳北城外,一列列运船靠抵堤岸,以小舟转运吏士登陆。

  田纪毫不客气登上戎车,这辆戎车前后左右有护板,也有穹顶,田纪在戎车里取出单筒望远镜,轻轻拉开调整焦距,观察襄阳北城门楼、门洞。

  城墙上没有一个吏士,只有门楼周围悬挂汉旗……而门楼以下,吊桥平直铺展在护城河上,城门大开,十几个吏士正在洒扫路面,似乎要为重要来客洗尘。

  田纪看了半天,失望无比,现在只能执行最坏的打算,感慨道:“卿将奸滑,可叹生民艰苦啊,”

  无法武力解决南阳问题,那南阳二十万户人该何去何从?

  乐观估计,最少一半人会在夏收、秋收后变卖产业,沿着武关道向关中避难!

  哪怕自己倾尽全力向武关道的亭驿补充粮秣、药剂,这么远距离的迁徙,又要病死多少人?

  当年三辅大乱从武关道逃亡南阳的人经历了多大的折磨?

  哪怕粮食充足,沿途有亭驿接待,可山里气候多变,人又长途跋涉体力透支,精神也不是很好,稍稍遇一点风寒,那极有可能就是一条命!

  “来人!去问罪文聘,先问被掳瑞兽潜匿汉南,襄阳守将不察不知之罪;再问观星楼为贼人攻烧襄阳守军懈怠嬉荒之罪!”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