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七章 怄气_三国骑砍霸主吕奉先txt下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码头。

  这里裴俊等十几名幕僚等候已久,关羽驻步,说:“青华,群虎生来就应在山林中。”

  “可百姓崇虎,置虎于庙中,敬以为神。”

  关姬怄气,微微作色,厉声:“孝先敬丞相,与庞氏又有刎颈之交,今鹿门山重建,为何父亲要以此要挟?”

  “唉。”

  关羽只是长舒一口气,从容解释:“此非我本意,鹿门山乃众人所见之物,我不提此事,自有人提及。我非要挟,只是希望孝先步步为营,朝堂非比疆场。”

  见关姬厉目挑眉要反驳,见她张嘴的架势就知道她要说什么,无非就是朝堂不如疆场之类叛逆无道的话。

  又不愿深入解释,关羽面容也刻板起来:“陈国还轮不到青华做主,庙堂运筹干系社稷重器,其中是非不宜青华沾染。”

  夫人赵氏轻轻拉了拉关羽绣袍,关羽才板着脸走远,留下一对母女。

  赵氏抓着女儿略晒黑的手,柔声说道:“家里也有是非,又何必与你阿翁置气?”

  关姬挑起的眉毛也顺展了,闭着眼睛轻叹一口气。

  关家没有别的事情,是关平的妻子赵氏生育的女儿不足月夭折了。

  原本还想亲上加亲,这个设想只能搁置,以后再等待机会。

  关家又血脉单薄,因女儿夭折,关平迁怒妻子,夫妇两个彼此生闷气,这就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关羽旧部那么多,总有许多老弟兄家里有合适的女儿,也能算是关平的青梅竹马,一来二去,关平就多了一位小妻,直接激化家里矛盾。

  嫂子赵氏也给关姬写信抱怨过,不是不同意关平纳妾,而是这个节骨眼纳妾实在是让她伤心。

  关羽管得了天,管得了地,他管得了儿子的家庭矛盾?

  儿子的管不了,还能管得住女儿、女婿?

  没法评价关平的行为,彼此怄气,是不能讲道理,或用常理推论的。

  临分别,关姬才说:“母亲,孝先略懂医术,希望父亲能饮食清淡。”

  赵氏苦笑:“孝先此言,必教你阿翁不快。”

  吃吃喝喝都要被管教,关羽肯定不高兴、不乐意。

  关姬只是轻叹,目送母亲被侍女搀扶登船,母女相望,关羽的小船穿过漳水桥,向下游漂流而去。

  船上,关羽看着岸边码头正在装运的一箱箱织机零件,织机生产已然零件标准化,开始流水作业。一箱箱的零件装船,运抵后组装,配发……或提供零件维修损坏的织机。

  织机面前,荆湘豪强毫无还手之力。

  再扭头,看到船头插着的‘宋’字青绿旗帜,又想到了女儿的小名。

  青华者,取草木旺盛之意,寓意她能健康成长。

  说到底,木德之盛无过于万物青华。

  简而言之,青华两个字,就能囊括木德,可以视为木德代表。

  女儿待在田信身边,田信表现的很守规矩,处处退让,什么都好商量;可女儿却益发的骄横,吃不得一点亏……似乎恨不得把一切都搬到田家,让刘家、张家没过冬的米。

  也不知道田信给女儿灌输了哪些歪理邪说,实在是令人头疼。

  又想到了关平、关兴,关平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关平的性格也受周围人影响,有被磨平的趋势。

  关兴留在刘备身边,也不知道今后能成长到什么地步……应该会比关平优秀。

  思索着这些事,关羽心里默默做出一个决定。

  决不能让小孙子拜师田信,自己是看不到长孙成年的那一刻,如果学成关姬这模样,那可悔之晚矣,无法再更改。

  默默念叨几次这件事情,就见上游一支飘扬紫色‘赵’字旗帜的队伍驱赶三百余牛马向漳水桥而来。

  马超也看到关羽的宋字旗帜渐行渐远,就多看了几眼。

  儿子马承与他同乘一马,摇晃小脑袋打量四周的一切,眉目间满是好奇和期盼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