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过三_三国骑砍霸主吕奉先txt下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

  以田信的功勋、威望都能遵守这个底线,那后来的三恪家族继承人,也只能遵从。

  今后军权注定牢牢把控在军功贵族手里,这是建立三恪家族时就已经注定的事情。

  除非发生一起各种巧合撞在一起的土木堡之败,否则三恪家族及大小军功侯家族一代代前赴后继,足以牢牢掌控兵权。

  这也意味着大将军、大司马、太尉这三个公位会落在军功贵族手里。

  相对应的,丞相的位置就不好争取。

  但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准?

  诸葛亮之后,没有田信的认可,谁能坐稳相位?

  到时候不管谁做丞相,跟田信本人做丞相没区别。

  所以没必要限制军功贵族出将入相的发展道路,只要维持好军权平衡,那许多问题出现后,各方都可以坐下来讨论解决,而不是用武力、蛮横姿态解决问题。

  那么,自己今后掌握多少军队才能有安全感?今后别的大将军掌握多少军队,才能想为害,又无法成功?

  长屋内油灯昏黄,关羽在一侧不做反应,如同一个誓言公证人。

  刘备也不着急,任由田信思索这个问题。

  桌面上摆着十一个兵棋,象征今后的兵权。

  世上最难的就是信任,如果能把这份信赖传承下去,对四个家族的好处实在是太多。

  唯有实力相近,又有共同目标,才能维持合作,保持信任。

  所以十一支军队,今后自己主政时,任何一家最多时只能掌控三支,包括天子宗室。

  禁军、卫军还有都城治安力量,是皇帝、刘家的。

  三恪家族各自保底一支军队,四个家族拿走五支,还剩六支。

  中军应该放在都城,作为历任大将军的直管军队,握着中军,大将军也能维持威信。

  如果刘家、宗室中有贤才,可以做大将军或四方将军,那刘家将达到理论上的上限,可以掌握三支军队。

  四支府兵,只要打下关中,这些番号会落到三恪家族手里,所以今后三恪家族掌握的根本嫡系军队,将是府兵。

  但四府兵中有一支是残废状态,即南府兵,这是将要为解决南中问题而设立的府兵。

  初代人选都选好了,就是前军副将夏侯兰。

  夏侯兰、马超这些人打完广州、豫章,恰好也是自己练好蛮兵的时候,夏侯兰将会率领嫡系及这支蛮兵前往巴郡待命。

  这支军队的番号可能是平南府,或安南府,或者镇南府。

  等南府永镇滇黔后,这支军队只会成为地方驻军,对朝政影响力最小。

  自己的北府兵也会一分为二,愿意跟自己去关中的则前往陈仓一带屯军,并跟魏延换番号,更易西府。

  北府今后可能会驻屯在雁门、云中等地,是属于张家的力量。

  东府自然是关家的,今后会镇在吴越之地。

  府兵在四边,广州、交州还缺一个南洋伏波军;东海、朝鲜一带还缺一个北洋横海军。

  这六支军队是定死的,禁军、卫军、中军也是限定的,只有前后左右四军是自由可以流动的,各家可以竞争这四军。

  所以理论上刘家最多掌握禁军、卫军,以及五方军中的任何一支;三恪家族则是府兵一支,四方军一支,大将军专属的中军一支,也是三支。

  考虑这个问题时,赵公马超几乎没有存在感。

  天下英才太多了,等天下统一,四个家族合力才能守住兵权;就马家现在青黄不接的状态,马超的左军很难顺利传承到儿子手里。

  何况四方军是流动的,马岱、马承可以当前将军、后将军,唯独不能再当左将军。

  田信酝酿语言,庄重回答:“陛下,臣以为军不过三为宜。”

  至于设立北洋横海军,南洋伏波军这种小事儿,没必要跟刘备细说。

  重视陆军,对海军只停留在水兵、河道运输层次的刘备、关羽自然不清楚横海军、伏波军可以创造多大的海外利润。

  伏波将军赵累,注定了这支军队会偏向关家;自己想办法弄个横海军就好。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