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一章 调整_三国骑砍霸主吕奉先txt下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

  行营长史、司马在驻地时,留守长史、司马充任副职。

  有这两个北府经验丰富的人去汉中,可以加速协助魏延建设西府,为下一轮夺取关陇做战争准备。

  随后就是一系列北府内部的任命,北府兵的战功摆在那里,北府营督以上的军吏几乎齐齐升一级军阶,或如田纪这样外调升用。

  这就要面对一个事实,要么北府内部一层层晋升,自己把位置填满,让外面人插不上手。

  北府改制,就是为了优化结构,制造更多的官位。

  再要么外面留出足够多的位置,用来安置北府晋升的将校,这样北府空出编制才能留给外人。

  否则……基本的赏罚不平,下回北府兵从上到下怠战,出工不出力实属必然;赏罚不公,派到北府的人也站不住脚。

  北府内外牵扯影响范围太大,刘备、关羽在边上盯着,保证一道道人事调动能稳妥进行。

  毕竟一边改制一边有进行人事调动,出现误会也是很可能的事情。

  能在春耕前完成北府改制、人事调动工作就很不容易了。

  这一轮改制后,今后的下一轮改制很可能就是缩编。

  三恪相关的调动完成后,马超这里的调动属于微末小事。

  马超儿子岁数太小,女儿又跟刘理订亲,主要功勋奖励落在马岱身上,拜马岱为江夏郡守,领牙门将军如故,并封马岱陈仓亭侯食邑五百户。

  军功议定、升迁调动从高到低渐次完成,其中原宜都郡守廖化的调任就显得微不足道。

  作为田信的老上司,关羽的主簿,廖化的宜都郡并入江都尹,于是孟达拜为太仆卿后留出的汉兴郡缺乏郡守。

  考究廖化与田信的良好关系,利于北府发展,廖化转迁为汉兴郡守。

  汉兴郡堵在汉中与南阳之间,汉兴郡的资源给北府,还是给西府,都是一件需要选择的事情。

  与其为难惹魏延不高兴,还不如直接派一个跟田信关系好的人。

  否则派一个跟魏延关系好,或中立的人去,魏延很可能会开口求助……若开口求助,对好面子的魏延来说这已经是很给你面子了,需要你帮助你就应该帮助,魏延自会给你回报。

  可你拒绝的话,就会激怒魏延。

  如果廖化去,魏延不会做无用功,自然不会丢脸、恼怒,坏了交情。

  另一个被合并到江都尹的是襄阳郡,正式领襄阳郡守的是夏侯兰,为了弥补夏侯兰,也是酬功,夏侯兰所部度辽军调归前军节制时,夏侯兰建制前军副将。

  作为前军副将,夏侯兰本人对这轮晋升调动非常满足。

  只是他的典军董恢惆怅不已,越想越抑郁。

  前后也就两年半,昔年一起从宜都营走出来的袍泽,田信已位居陈公征北大将军,威震天下。

  当年那个枝江县兵曹佐史罗琼也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晋升为鹰扬将军,这回北府改制,罗琼将继续担任鹰扬将军,北府军阶由少将晋升为中将。

  据说封侯在即,因纪念鹰山大捷,封为鹰山亭侯。

  为纪念北伐大捷,这次北府内部铸造的金币会选择鹰徽。

  还有夷兵出身的林罗珠,也被拜为鹰扬左卫少将,晋升之快简直有些不讲道理。

  还有好些个夷兵,沐猴而冠,勉强能读写军令,或为中校营督,或为上校率长。

  兴许北府兵再取得一场大捷,罗琼的功勋、影响力能追上李严、廖立、马良这一批侍中里最弱的廖立。

  现在罗琼外调,怎么也能拿个名郡、大郡、强郡做郡守……自己呢?

  不甘心跟着夏侯兰沉沦,好歹身为襄阳人,董恢还是有人脉的。

  一番活动后,也赶上这轮调整,被调为南阳郡尉,成了棘阳侯徐祚的同僚。

  内部人事调动尘埃落定,刘备则开始等待中原的消息,等待刘封的消息。

  中原的事情不出结果,他也不愿回益州。

  登基已有一年多,按照传统,每个皇帝登基时都要着手修建寝陵。

  现在一切国力投入战争或休养,刘备并未选择寝陵修筑地点,更没有着手修筑。

  刘封如果表现好,那自己就能葬入关中,省去迁葬的辛苦。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