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十二章:江宁之祸,人心惶惶,大夏京都,暗流涌动_大夏文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终朝廷执行。

  倘若真惹来麻烦,所有矛头都会指向顾锦年,可顾锦年是谁?一个毛头小子罢了。

  朝廷为什么会相信顾锦年之言?无非就是顾锦年写出千古文章,以致于误判。

  朝廷背一定的责任,顾锦年背大锅。

  但那又如何?

  你敢动顾锦年吗?

  顾锦年背后是谁?是国公府,是镇国公,是顾老爷子,这些世家阀门不怕死吗?

  撑到死顾家就算倒台,也能狠狠咬断这帮人的脖子。

  那么最终受益者是谁?

  是皇帝。

  世家阀门为什么敢跟皇帝对着干,是因为面对皇帝时,他们是一体的。

  但为什么不会跟镇国公对着干,是因为面对镇国公时,他们不是一体的。

  这里面又涉及到诸多权力之说。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一点。

  皇帝要对江宁郡商人动刀子了。

  而且很有可能,要牵扯出更多的事情,江宁郡的商人算什么?

  世家阀门才是关键。

  徐来两人细细思索,越想越觉得恐怖。

  在他们看来,江宁郡很有可能会引来更大的麻烦,陛下要对商人出刀,那么就不会这么简简单单。

  很有可能要将一些大的世家阀门一同斩了。

  这是一个讯号。

  不能说一定如此。

  但可能性很大。

  否则的话,灾祸期间,不压制商人涨价,还放纵商人涨价是什么意思?

  “行了。”

  “无论如何,我等静观其变吧。”

  “其他的就不说了。”

  此时,胡庸站起身来,他舒展腰肢,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该说的已经说完了。

  剩下的,他们二人自己体悟就好。

  胡庸走出后堂。

  两人彼此相视一眼。

  这种事情,常人难以猜测到,胡庸知晓此事,其实完全没必要告诉他们二人。

  如今说出来,又是另一重意思了。

  只不过两人没有说话,而是起身离开,但各有心思。

  同一时刻。

  大夏秦王府内。

  一名男子立在秦王面前,恭敬无比。

  “殿下。”

  “江宁郡粮价涨至六十两白银一石,有传闻是江宁府已无破局,郡守张旸大肆敛财,与商贩同流合污。”

  男子开口,告知秦王江宁郡之事。

  “同流合污?”

  “一方郡守,想要敛财何须与这帮商人同流。”

  “端是可笑。”

  秦王落座高椅之上,他相貌并不英俊,反倒是有些狠劲,左脸颊更是有一道疤痕,虽然不深,但却给人一种霸道之感。

  这是大夏二皇子,秦王殿下。

  当年随永盛大帝一同起义谋反,秦王殿下更是一马当先,数次救驾,更是率领三千精锐,七日破城,勇猛无双。

  如今更是执掌大夏一处军营,掌虎符兵印。

  是太子最大的竞争对手,几乎没有之一。

  当得知江宁郡实情之后,秦王直接否认这般谣言。

  随后他站起身来,细细思索。

  过了片刻,秦王李遂瞬间明悟前后因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