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五章 黄岩黄岩_重生之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里,需要在环礁西侧北端再开一个口门。而且这儿也是城市建设的最佳选择,机场建在这儿将对未来城镇造成重大影响,对环境的影响类似于美国在冲绳的基地——普天间机场。一期工程在此处填海,可填出面积约平方公里的陆地,填方所需海沙约21

  50万立方米。

  第二个方案是在南端泻湖入口西侧填海。优点是距泻湖入口近,港口可以建在台风走向背面,远离城区,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缺点是水深1米左右的浅礁比较窄,需要填一部分水深1—5米的环礁,需要的海沙多,一期造价高。一期工程在此处填海,可填出面积约平方公里的陆地,其中平均水深约1米的环礁面积约平方公里,水深不足5米的环礁面积约平方公里,填出海面约3米,共需要海沙约3500万立方米。

  填海建岛除了堆砌围堰需要沉箱外,主要材料就是土石方。黄岩岛泻湖广大,水浅,有大量海沙可取,填海材料就地取材。根据后世有关资料测算,在泻湖抽沙填海成本约60元/立方米;水深1米处围堰造价约千万元每公里,水深5米处围堰造价还要加倍。按此计算,方案一建岛造价约15亿元人民币,方案二建岛造价约24亿元人民币。

  单从造价考虑,一期工程在北部最好,投资省、见效快。但整体考虑,北部方案对未来城市建设影响较大,对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前期虽然省钱,后期开发建设费用更高。

  根据最终确定的方案,一期填海工程选在泻湖入口西侧,填海面积约平方公里,其中水深平均约1米的环礁面积约平方公里,水深约1—5米的环礁面积约平方公里,填出海面约3米,共需要海沙约3500万立方米。靠近一期工程水深约10米的泻湖面积约12平方公里,平均向下挖深3米,疏浚至水深13米以下,可得海沙超过3600万立方米,足以满足一期填海需要。13米水深可供航母在内的所有水面战舰通行。

  一期填海工程可兴建一座跑道长度为3200米的大型机场,跑道宽60米,滑行道宽25米,间隔54米,机场达到4e级。在机场西部泻湖内修建一座大型军港,港池2000×1000平方米。

  中央的这个决定和小包的预期意见一致,这也是开发本地点最佳选择。

  小包是到了目标地点,可那四个庞大的机械怪兽就不能很快到达了,他们由六艘拖船,其中两艘大型补给舰拖着,一路慢吞吞的向南进发。引得沿途舰船议论纷纷。途径金门海峡外侧时,就有湾岛海军向总统府报告,就惹得小蒋有些紧张,打电话问小包是怎么回事。

  小包说:为了咱们的计划,不快点不行啊!菲猴子觊觎那里不是一天两天了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