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疯了一个!_北宋小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寺盘几个不值钱的炕就好了。

  过年正是探亲访友和上香礼佛的高峰期,苏辂抓住了这个好机会狠狠地搞了一波宣传,顿时把兴隆炭行炒成了开封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年前赵仲鍼微服出宫,与苏辂、王雱去兴隆炭行外看了一眼,一下子呆住了。

  这人满为患的店铺,真的是他开的那个兴隆炭行吗?怎么感觉完全不一样?

  都一样长了一个脑袋,为什么苏辂就能把竹炭卖成这样?

  炭不用来烧,用来当摆设?

  这谁想得到啊?

  苏辂这厮甚至还在竹炭商品区搞起了诗词征集活动,说谁能留下一首有关竹子的诗词,即可免费领取小礼品,无论文才高低都行,只要别抄别人的就可以了!

  每天写得最好的那首还有特别安排:次日它将被题到墙上展示一天,早上伙计们来开门时还会在他们孙掌柜的带领下齐声诵读一轮,为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店增添几分文化气息!

  竹子这么常见的题目,谁还不能张口来两句?

  这不,不少本来只是进店看看的穷书生们发现还有这样的好事,立刻提笔就写。

  这家店,注定是与别处不一样的店。

  赵仲鍼转到摆着蜂窝煤样品的地方,就看到那宽阔的白墙上挂着一幅极为新奇的宣传画。

  或者不该说是一幅画,而该说是一套连环画!

  上面画着一个普通的码头搬运工,沿路与各式各样的劳苦群众道别,最终回到自己的蜗居去。

  这种小房子赵仲鍼见过,当初苏辂领着他去看房,他见过这样的小房子,又窄又小,五脏俱全。

  那些个苦力工人们就是一户一户地挤在这种地方,日子过得十分辛苦,可是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当时那些工人们见他和苏辂两个小孩跑过去乱逛,还用他们惯用的那些个俚语俗话跟他们打趣。

  到了最后一个画面之中,搬运工遇到路上的所有人都进入了自己的房子里,就像一只只勤恳的蜜蜂进入了蜂巢。

  他们点起了蜂窝煤,煤炉上摆着锅,锅里烫着些干菜,一家人边围炉取暖边分食着锅里的食物。

  最底下是一句直白到极点的广告语——

  日子再辛苦,有你就是家!

  赵仲鍼立在这幅宣传画前,久久无法回神,甚至有些热泪盈眶。

  这就是他要卖的东西啊!

  不光时卖给达官贵人,不光是单纯地赚那么点钱,而是真正让百姓受惠!

  赵仲鍼逛完一圈,对苏辂已是心服口服。他没有再看下去,而是跟王雱一起护送苏辂回家去,生怕他半路走丢了,往后朝中少了一个栋梁之才!

  苏辂对赵仲鍼这动不动热泪盈眶的毛病已经习以为常,无奈地挥别赵仲鍼,心里直犯嘀咕:打个广告而已,要不要这么激动?年纪小就是天真啊,容易把生意人赚钱的伎俩当良心!

  不管怎么说,兴隆炭行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