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八章:咋还在扬州啊?_大唐第一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两日,顺便补充一下物资。

  当然,这些事情自然不用李元景亲自去操心,船上有人去负责这件事情。

  虽然看着船上大堆大堆,足够他们使用一个月的物资,但李元景还是觉得只要停靠就补充物资比较好,这样心里面比较踏实,万一偏离了航线,也可以保证他们能多活几天,或许生机就在这几天呢?

  上了岸之后,询问了港口官员,李元景这才知道他们这一天时间到底跑到了哪,江都郡盐城县。

  “人都快折腾死了,闹了半年咱们还在扬州?”程处亮听闻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瞬间崩溃。

  前天的时候他们就到了扬州,之后去跟船队汇合,接连赶路让他整个人都觉得快要散架了,而且今天又在海上漂了这么久,还遇上了这么大的风浪,合着闹了半天你告诉我,咱们一直在原地踏步?

  “咱们是绕了一个大圈过来的,并不是原地踏步!”李元景懒得解释。

  “殿下,这个速度的确慢了些,但考虑到下午的时候海上出现了风浪,所以也是正常的,正常情况下从入海口到这里,最多也就是一个白天的时间就够了。”市舶司官员毕恭毕敬的应答着。

  “下一座港口在哪里?需要多久?”李元景更关心的还是下一站,之前的错误不代表要一直延续下去,李元景打算在这一站更正一些错误。

  比如说,最熟悉航线的肯定是经常跑船的人,他们对这里的情况都是门清。

  什么地方可以停靠,哪个区域有暗礁不能走,哪个小岛有淡水,可以补充实物都瞒不过他们。

  “若是小船想找个地方并不难,但殿下这次所携带的有这么多千石大船,想要停靠并不容易,下一站只能在海州停靠,正常的话需要两个白天,若是天气不好,可能会需要更久。”市舶司官员下意识的说道,具体航线他可能不清楚,但前后站他还是很清楚的。

  盐城作为产盐大户,就是这里的经济支柱,之所以有这么个大港口,完全就是为了方便将这里的盐运出去,往南往北走的海船有不少,但千石大船并不常见,一般人根本养不起。

  当然,市舶司官员当然不会明摆着告诉李元景,你船队中的这些船,我都见过……

  虽然他不知道李元景为什么抛弃了那些熟悉航线的老船员,应该是有自己的道理吧……

  李元景怎么想的不清楚,反正程处亮是又一次的崩溃了,跑了一天没离开扬州也就算了,合着在跑两天他们才能到河南道?虽然海州他没去过,也不知道在哪,但这一次的航行怎么听着这么不靠谱呢?

  “盐城应该有熟悉海路的人吧?”李元景倒是不在乎程处亮想的那些不靠谱的内容,这个时候找到几个熟悉航路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什么事情都可以暂时往边上放一放。

  市舶司官员这么一听,脸上瞬间乐开了花,连连点头道:“有,有的,而且还有不少,我有一位兄弟之前就在千石大船上做过几年事,南边去过安南,北边最远去过辽东,不过次数不多,最近正赋闲在家。”

  “本王欲出钱三十贯,请其弟带路至登州文登县……”

  “可以……可以……不用给钱就行,能为殿下带路那是下官祖坟冒青烟了啊……”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