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赵对决(第二更)_江山国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泾阳有关中之腹的称呼。李重九从长安东面,挥师北进。目的很显然,就是经略长安周边,拔出长安附近几座城池,歼灭唐军的有生力量后,再回师攻打长安。

  用李重九的说法,攻打长安就同伐木一般,先去其枝叶,再伐其树干,步步渐进。

  否则现在局势不十分明朗下,赵军贸然进攻长安,不用几日,待李世民的主力唐军从扶风赶回长安时。李重九就面临兵临城下,又腹背受敌的危境,到时候长安又不能攻下,从围城中撤退也不容易,那才叫被动。

  李重九率军北进后,长安城内守军面对赵军从眼皮子底下撤离,自是不敢擅自派军追击。乌古乃,薛万均一战大胜,以少胜多,大破长安城内为数不多的唐军野战军团。

  城内唐军将领已是失去出城一战的勇气,所以坐镇长安的房玄龄,看见赵军北进只敢派出百余名骑兵远离赵军后卫十几里处追踪而已。同时房玄龄向正在从扶风赶来的李世民率领的十万唐军主力告急。

  房玄龄在信里写到,赵贼欲经略泾阳,夺长安北面粮仓,此地纵不能守,亦不能资敌,陛xià切不可将泾阳拱手让之。

  现在在泾阳附近,李重九主力大军,正源源不断地赶到。

  泾阳城,由泾水流经而闻名,当年韩国工匠郑国就是引渭河的两条支流泾水,北洛水两道,导入所修筑郑国渠内。溉田四万顷,成为关中第一水利工程。

  李重九亲率大军离开长安后。由渭水北上,而来到泾水。沿途所见渭水清澈。而泾水浑浊,两河交汇一浑一清,这也是泾渭分明典故的由来。但是事实上,因为郑国渠的存zài,泾水周边却是长安主要粮田灌溉区,长安有民谚,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李重九率军转道泾阳,也是为了掠食之用,夺取这长安北面的粮仓,为前线征唐大军补给粮秣。

  受命攻打泾阳的大将,薛万彻也是知道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这个道理。所以他知道这一次泾阳之战,对于接下来长安之战的重要性。

  泾阳城下,薛万彻三万人马,已是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薛万彻也知道李世民正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地赶来,向泾阳城增援。因此面对泾阳城,他必须抢在李世民援军赶到前拿下。

  泾阳城守将是唐军大将王仁师,眼前泾阳城周长三里又二十步。城墙宽七尺,高三丈。

  到了城下后,薛万彻在帐内点齐人马。然后命令军中士卒,将一筐筐的黄金摆出。摆放于地上。众士卒何时看过这么多黄金,都是看直了眼睛。

  薛万彻先向众士卒抱拳道:“弟兄们。李世民说击败了我们西路的二十万大军,他这是在吹牛皮,某第一个不信,若是真的,我把头割了给他。”

  薛万彻这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