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_江山国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西有我大赵二十万大军?李世民有那么好的胃口,一口吃下?我不信。”薛万彻首先提出反对。

  “那么如何能解释,河西到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呢?”单雄信提出质疑道。

  虞世南当下道:“单将军有所不知。风闻司的情报,李世民在我大赵的兵锋之下。有打算放弃长安,逃至蜀中了。”

  王马汉点点头道:“我看有这个有可能。”

  虞世南。王马汉的想法都有些一厢情愿,过去是有大战时,一方打到敌军国都,兵临城下时,其国主率军而降的事。但是这不适用于现在的李唐,至少所知李唐十万精锐主力还没有被击溃,现在投降是不可能的。

  众将各执一词,对于李世民所在产生犹豫。

  薛万彻这时候道:“猜测李世民主力在哪里毫无意义,眼下长安就在两百里处,唾手可得,我们没有理由放弃长安不攻,而原地等候西路军的消息。若是李世民在西面与王都护的西路军决战,而胜负未分,那么我军正可以乘此良机,攻下长安城。”

  薛万彻的意思,众将都是认可,因为张玄素他们当初制定进军的计划同时,也是如此构想。

  长安是关中重心,攻下长安的意义,不言而喻。

  李重九也是赞成继续向长安进军,这时候姬川小声地道:“陛xià,微臣怕这是李世民计谋,若是唐军引诱我军孤军深入长安,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可能!就算李世民击败了王君廓,但是二十多万大军,一场败战,怎么也会有消息漏过来。”薛万彻解释道。

  李重九点点头,他对于王君廓还是有信心的,二十万草原精锐,李世民还没有这么好牙口。而眼下大军已渡过黄河,长安就在眼前,若是顾及没有西路军的消息,而不敢进军长安。不说这些大将,就是下面的士卒也会多心的。

  什么叫箭在弦上不得不,眼下就是这样,一路奔袭了上千里,连破唐军数路人马,眼下长安就在眼前,却束手束脚了,这不是自己的将道。

  当下李重九伸手一按,众将都是停止了争议。李重九目光扫过众人,肯定地道:“朕已拿定主意,无论李唐主力动向如何,明日即进军长安!”

  渡过黄河,没有太多休整。尽管没有西路军的消息,但是李重九仍是决定向长安进军。李唐派出单雄信部的室得奚部大将乞阿术率三千骑兵,往西搜寻,打探西路军的消息。

  之后李重九又留军两万守蒲津,护卫浮桥和粮道,再加上留守河东,绛州的人马,也有近五万之。李重九采用是稳扎稳打,虽然是派军留守后路,会分薄了前军攻击的力量。但是为了保护长达千里的粮道,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最后李重九自己率领十五万大军。向长安进发。兵马虽从二十万减少至十五万,但都是赵国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