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现_江山国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坐海而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收了山东之后,江淮扬州就连成一片。江淮军就可以用江扬之富庶粮米,养山东善战之师,有了山东的拱卫,无论将来和李唐,赵国任何一方翻脸,他杜伏威都有一战的底气。

  所以杜伏威取大放小,他觉得朐山城这两三千人马不过是虾兵蟹将,自己的义子王雄涎不用数日就可以收拾了,自己没必要在这里耽搁功夫,延误北进的时机。于是杜伏威令王雄涎率八千人马,驻扎在朐山城城下围城,自己率领江淮军主力继续北上,进入琅琊郡,围攻琅琊郡郡治所在临沂县,同时寻求与宋金刚御卫军主力决战的机会。

  现在王雄涎的人马,已是昨日晚上已是攻陷了城东的码头,将朐山港封锁。

  海面上的渔船都是被江淮军收罗起来,下令停靠在岸边。港口渔村上挨家挨户地搜查。当地渔民百姓们都被轰出了自己的屋子,然后被江淮军关押到一处,之后一qiē粮米食盐都被江淮军士卒收缴起来,甚至连屋子外晒着的咸鱼都不放过。

  随即穿着青色战袄江淮军士卒,在港口这里用土木简易垒筑了两个小堡,封死了海上的出口。

  高涛自然知道江淮军这么做的用意,封堵了朐山港也就断绝了,城内守军补给来援。不用几日城内兵粮就会消耗一空,这时候江淮军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攻破朐山城。

  当初高涛认为朐山城是死城,早晚都要被占据有优势兵力的江淮军攻下,与其如此,倒不如将他放弃,退至青州防守。

  江淮军占据地盘越多,越要分出兵力却防守,而赵军虽然放弃几个郡,但是兵力收缩却得到加强,这是高涛向宋金刚献策的意见,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但是没有料到宋金刚,想也不想就拒绝了,直接下了军令让他率领本部三千人马守住朐山港,并告sù他五日后援兵就会抵达。

  高涛不明白宋金刚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但他见自己申述无效后,还是决定执行命令。将士以服从决定为忠诚,哪怕这个决定是错的,在高涛的念头里就是这样,就好比当初征讨辽东时,明知高句丽是死地,但是三十万隋军府兵仍是义无反顾。

  现在高涛与他将士,经过两日激战后,仍在朐山城坚守。

  眼下处境虽十分艰难,但不会比当初征辽时候更差。

  高涛如此宽慰着部下,同时前往看望伤兵。伤兵营内聚拢了两三百号士卒,高涛平日爱兵如子,现在袍泽受伤,他自也是要慰问的。伤兵营里医药都缺,不少人都是他当初一并从高句丽出生入死回来的袍泽,这一次没有折在辽东,好几人却是死在了朐山城。

  高涛见了这一幕,这一点眼泪落下。当初辽东回来的大隋士卒,是死一个少一个。

  走出伤兵营后,高涛又巡视城墙上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