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_江山国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才【爱尚】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李重九于幽州建立赵国之后,赵国官制亦是定下。

  事先幽州官吏早就对议论得沸沸扬扬,有门路的走走关系,看看自己的官位是否因此而有所升迁。

  而温彦博中书令首先确认之后,来道贺的幽州士族官吏,几乎踏破了温彦博的家门口。

  温彦博一直都在幽州刺史府中没有回家,温彦博两个儿子温振,温挺只能替父出面,众人恭喜有之,更多则是想问各自的官职下来没有。

  温振,温挺闻言只能苦笑,温彦博虽任中书令,但中书省的官员都没确定,如何能议定官职,就算是议定官职,除了五品以上,多也只是尚书省的吏部主导的。

  按照李重九定下的体制,以后五品官员以上任免平调升迁,需中书省,尚书省,御史台一并议定后,交李重九御批后,才能生效。

  但眼下尚书省,中书省官员都未任命下来,实际上也是李重九一人说得算。

  首先是中书省,中书省设中书令一人,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总领百揆,盖佐赵王而执大政,定为正二品。

  中书令由原幽州刺史府长史,太原祁县的温彦博担任。

  中书令之下,设中书侍郎二人,为中书省佐贰官,辅佐中书令,处理政令议事,定为正三品。

  中书侍郎分别由原幽州刺史府从事郎中,关陇人姬川,刺史府军咨祭酒,河东汾yin薛万述担任。

  中书侍郎下。设中书舍人六人,凡诏旨敕制皆由其所出。定为正五品。

  凡中书舍人要么是文采斐然,要么就是智谋过人。河东郡蒲坂人张玄素,赵何然之子赵欣等六人担任。

  中书省就等于李重九的小内阁,票拟公文之事,由中书令,中书侍郎三人议定。

  中书省之下,还有主书,主事,令史,书令史。传制等近百官吏,不一一累述。

  中书省拔上后,原第一的尚书省退为次。

  尚书省不设尚书令,而设尚书左右仆shè二人,总判省事,督其下各司行事。尚书左仆shè,辖吏部,兵部,礼部。尚书右仆shè,管辖户部,刑部,工部。定为从二品。

  尚书左仆shè。为原幽州刺史府司马,河东郡河东人陈孝意。

  尚书右仆shè,为太原郡祁县人王珪。

  政令一出。中书省,尚书省。三位长官,堪称赵国的三位宰辅。皆已是定下。

  温彦博,陈孝意任中书令,尚书左仆shè并不奇怪,但王珪从刺史府的记室参军,火速提拔为尚书省右仆shè,却是点令官场之人出乎意料了。

  但明眼人却早有预料,两个月前齐王杨暕娶太原王氏之女为齐王妃。

  自此中山李氏,弘农杨氏,太原王氏,三家姻亲已成,李杨王三家已为一体,而王珪在此时升任尚书省右仆shè,丝毫也不奇怪。

  另外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