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投稿和省里来人了_重返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需求的矛盾。

  第三部分则是如何使用市场经济来适应当前形势。

  第三部分是重点,刘啸做了具体的阐述,特别指出了应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市场经济体系,不应该全面照搬西方的市场经济体系,如此所谓的价格闯关和休克疗法。

  而自己的市场经济体系是什么?核心在于大量引入外资扩大生产,同时调整政策,放款私人企业进入的门槛。

  最后,刘啸在文章中指出:西方的经济体系并是完全适应国家的市场,一味照搬会对国家造成伤害,轻者影响到物价平衡,让老百姓受伤,重者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伤害,所以国家必须要建立一个能够适应自身的金融体系。

  写完这篇文章,刘啸翻了翻屋子里的抽屉,找到两张八分的邮票贴在上面。

  刘啸知道自己这篇文章是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毕竟来自二十多年后一位经济学者的文章,那时学者们已经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来综合分析这个问题。

  当然,刘啸也知道,在当前的形势下,能够理解这篇文章的人绝对不多,所以这篇文章对于当前的形势不会起到任何作用,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刘啸只是希望在事后专家或者领导发现这篇文章中指出的问题,那时他就会引起关注,不,文章署名是刘向学,到时候刘向学就会引起关注,自己当然也会跟着沾光了。

  这种是最快让上面关注的方式,也是刘啸的敲门砖,对他来说,就是要让人知道,在丰城有一位经济学者。

  既然要让上面的人知道,那文章就不能随便投递,得找一个有实力的部门,另外还得有人能看得懂,起码能理解一些。

  “就这个地方吧!”

  刘啸在辽北日报一个专栏里看到“辽北日报编辑部”的地址,决定把这篇文章投递到那里。

  找了一个信封,粘上邮票,工厂门口就有一个绿色的投递箱,将信封往里面一扔,晚上会有投递员来取,相信几天后这篇文章就会发到辽北日报编辑部,至于说有没有人看到说不准,希望能被人发现吧。

  三天后,刘啸正在门卫室看报纸,电话响了起来。

  赵兵急忙拿起话筒,那边传来声音。

  “是第三轴承厂吗?”

  “对,是。”

  赵兵回答。

  “我找你们的副厂长刘向学,麻烦你去叫他,就说是市教委的佟占国。”

  刘啸在一旁听到直接从赵兵手里将电话接了过来。

  “佟爷爷您好,我是刘啸,您找我爸有什么事吗?”

  “哈,原来小刘啸在呀,那就直接跟你说吧,明天上午十点,省教委的侯健副主任会亲自来丰城,专门要见你,你明天和你父母一起来我们市教委。”

  “这么快?”

  刘啸很意外,距离佟占国上次来才一周的时间吧,一周的时间省教委就来人了?还是副主任。

  这个时代的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