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三章 出兵辽东_大明之风起青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少爷既然发话了,李铁也没啥可说的,忙拿着纸笔记了下来,好回去改造。

  接下来又实验了投石机,这个效果就出奇的好了,因为投石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应用在攻城战中了,所以技术水平还是很先进的,而且那个陶瓷外皮的土炸弹也很不错,十斤重可以放置不少火药,杀伤力那是杠杠的。

  而且五十米到一百米的射程,也弥补了新军在这个距离上单一火铳的火力不足,那轰鸣的爆炸声以及四处纷飞的碎瓷片,杀伤力那是相当的惊人。

  实验用的一头山羊被一炮击中后,直接变得鲜血淋漓,当场毙命不说,甚至连晚上的烤全羊就没法做了,炊事小旗的厨子见了,也只能改成炖羊汤了。

  将所有新式武器实验完了以后,卢飏总体是满意的,接下来就是量产和装备军队,以及加强军队训练了。

  所以随后的日子,卢飏便跟万历皇帝告假,基本不去翰林院上班了,每日便泡在军营里,开始操练那些新兵。

  卢飏组织的训练基本是按照后世的那种训练强度来的,每日一操、六日休息一天,间或有时候还会加练,比如十公里越野,夜间紧急集合,野外拉练等等。

  在明朝前期,那时候的军队基本是三日一操练,戚家军则是两日一操练,如此便可以称得上强军了,等到明后期,如今的大明军队基本是十日一练,而且也只是站站队列,演练一下阵法什么的。

  强军都是训练得来的,平时多训练战时就少流血,草原和渔猎民族为什么强悍,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生存环境恶劣,平常的生存环境也比战时强不到哪里去,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们的体质和意志,所以单兵战斗力就比较强悍。

  大明的军队不会面临那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卢飏就只能给他们人为创造了。

  当然新军承受如此高强度的操练主要基于三点,一是伙食能够提供操练所必须的能量,二来是军饷的足额按时发放,三是军队各级教导官的洗脑。

  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倒也锻炼出了一批优秀的基层官兵,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小旗队和总旗队的各级队长都已经产生了,就是把总以上的军官还在空着,由卢飏看好的士兵暂时代理。

  这些人需要在实战中检验出自己的真正本事。

  卢飏不去翰林院上班,也不光在军营里面操练,趁闲暇时间,他还在山里捣鼓玻璃这一大杀器。

  玻璃这一成本低,利润高的穿越产品,卢飏在穿越之后便一直在偷偷的研制,不过却苦于没有技术人员。

  后来山东发大水,有一些博山来的难民里面有几个烧制药玻的工匠,为了物尽其用,卢飏经常去京城的流民营里去招人,于是便将这几个工匠也招来了。

  有理论基础,再加上技术工人,卢飏很快便将玻璃给鼓捣出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