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章 虚构_大明之风起青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香望着火盆,眼里全是小星星,云舒见状,伸手便拍了一下吴香的头。

  “小妮子,又发春了,要不要今晚就让你给公子暖床?”

  云舒说笑,但吴香也只是羞红了脸,却也没有反对。

  众人对卢飏行礼,卢飏有些受宠若惊,赶紧对着众人一一拱手回礼,随后又道。

  “多年前我拜了在延庆山中隐居的一个大儒,承袭师尊教导多年。”

  卢飏为了给自己的奇葩思想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便硬生生造出一个大儒来。

  不过这时代有一些隐士的大儒,所以众人也没疑有他。

  “哦,怪不得少卿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原来有大儒教导,不知这大儒如今在何处,我们也好去拜会。”

  卢飏撒了一个谎,然后便又需要用另一个谎言来圆了。

  “师父年初去了北边云游,三五载间是不会回来了。”

  卢飏没办法,只得那程老头当挡箭牌,反正老程头也不知道,再说大儒最终回不回来,还不是卢飏说了算。

  飏小小年纪得大儒教导便能有如此见识,众人皆是心向往之,此时听了大师云游,皆有些失望。

  “大师,还给你传授啥学问了?”

  吴国祯又问。

  “天文地理,日月星辰,人文科普,皆有涉猎,不过师父传的知识比较杂,我有些记得也不大清了。”

  卢飏搪塞,但也为自己以后时不时爆出的新发明新思想找到了借口。

  “人文科普?”

  卢飏一不小心说漏了嘴,便被细心的钱敬忠抓住了。

  “呃,就是格物之学,比如这火锅、蜂蜜柚子茶之类的。”

  此时文人普遍都喜欢形而上的学问,对切合实际的格物之学并不感兴趣,所以卢飏搪塞两句,众人也没在意。

  虽然这火锅很好吃,但若是让几人自己做,那绝对是不可能的,顶多让卢飏多做几个,拿回家去用才是正理。

  但卢飏讲的“屁股决定脑袋”和“民才是历史缔造者”的观念却给几人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随后的日子里,几人不断缠着卢飏,让其讲授一些“大儒”的学问,卢飏便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结合明朝实际,给几人胡吹一通。

  尽管是胡吹,但因为是古今中外数代人的智慧结晶和实践成果,所以在自圆其说上是绝对能站得住脚的,确实为几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此时的大明,经过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百年争斗,封建集权正在慢慢弱化,而社会风气却日益开化,各种新思想新观点层出不穷。

  尤其在江南,文会学会日益风行,朝堂上文官结党,民间文人结社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自成祖以后,皇权对于基层的掌控力越来越弱,而且纵观大明二百年,好像也没怎么对民间思想进行管控,特别是在心学之后,大明民间的各种思潮已经初步呈现出百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