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膛线技术的用途_战国之平手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会用这种直率的态度与同行说话的。但欧洲商人拉斐尔显然很适应直来直去的语言风格,他立即一一作答:

  “是‘膛线’吗?这是您发明的新词吗?如您所言,这是一个通过机械来加工膛线的技术。以前每一支铁炮,需要一个熟练工匠半个月以上的功夫,才能刻出可用的膛线。上次我卖给您的商品也是如此。而新型技术是倚赖机械的,能够以每天两支的速度做膛线加工,而且对工匠技术的需求也降低了,质量却大大提高。”

  说到这里,拉斐尔暂停了一会儿,饮了一口水,指着身边的克劳迪乌补充道:“具体的技术细节由他负责,您可以事后详细了解。至于为什么找到您……关于这个,首先您应该知道,刻有膛线的铁炮虽然精准程度有了提高,但装填速度却下降了,只能在特定场合使用,其需求量也是有限的。”

  平手汎秀点头表示同意。

  在原有的历史中,膛线也不是一出现就被广泛使用的,没有后装技术,没有米涅弹,线膛枪的优越性只是停留在纸面的实验室数据。

  现在已经是1567年了,扶桑国内的合战中,也经常能见到几百支铁炮集中使用的战例。达到这种规模之后,膛线带的精准优势,就远不如射击频率重要了。

  所以线膛枪的普及率并不高,只有在需要狙击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没有米涅弹,平手汎秀还可以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拿出类似替代品。但是后装枪技术,这个就完全不是十六世纪能造出来的了。

  拉斐尔接着讲到:

  “这项技术在欧洲才出现几年,但这个有限的市场,已经被别人瓜分干净了,甚至连生产技术都打上专利。而在东方,航海商人们大多没掌握制作膛线的技术,市场还是空白的。”

  汎秀闻言已经大致明白过来,接过话头道:“空白市场意味着没有竞争者,但同时也没有现成的客户。”

  “是的。”拉斐尔点点头,“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您一样,一眼就能看出膛线的作用。我一直在为此苦恼,直到前些时间听说您在和泉国举办的竞拍会……那可真是了不起的创举,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构建了一个压倒性的艺术品交易渠道。掌握渠道的人,总是远远胜过只掌握商品的人。”

  “您的意思,是想在竞拍会上,打响名声?”汎秀皱了皱眉,“或许勉强能达成目的,但效果恐怕不会太好。”

  “那也比没有效果要强了!”拉斐尔无奈地摇摇头,“说实话,最近几年,大家都知道运载铁炮到东方来换取白银是很有赚头的,生意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必须寻找出自己的优势项目才行。当然收益划分方面我绝对会让您满意的。”

  拉斐尔一直是一个用正道做生意的人,他既然说了让对方满意,就一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