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5章 翰林_望族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去拘泥礼节。

  “说你们说的不对吗?”那书生站起身,手上还拿着折扇,纪宁心里也在想,大冬天拿个扇子出来,这是热还是冷?

  “阁下如何称呼?”唐解见韩玉似要动怒,起身去阻拦,那书生喝过茶水,好像要往楼下去。

  那人道:“称呼只是个代号而已,跟你们说也无异,记得拜过夫子庙之后,才算是到京城赶考的考生。告辞了!”

  “慢着!”韩玉可不会轻易让得罪他的人离开,上前一步拦住那人去路,道,“阁下既然说名字只是个代号,那你听清楚了,我是金陵城的韩玉,是这届会试的考生,如果阁下想一较高下的话,不如在本届会试中一较高低!”

  那人打量韩玉一眼,微微一笑道:“好,年轻人,有魄力,但我没法在会试考场上跟你比试高低,不如就今日的诗会,倒想看看你们几个是否有真才实学!”

  “不敢了?”韩玉有些得理不让人。

  那人笑着摇摇头,这会远处有人道:“那不是韩翰林?”

  说完,马上有考生过来打招呼行礼:“见过韩翰林……”

  “免礼了,几位也都是来赶考的?”被称为韩翰林的人不再理会韩玉,转而去跟那些过来打招呼的学子说话。

  韩玉这会面色青红一片,他这才知道眼前这位居然是位翰林。

  翰林,也就是翰林院的成员。

  在大永朝会试的规矩中,但凡过了会试的贡士,会参加殿试,殿试之后是进士,而进士选择在朝廷效力的,会经过一次选拔考试,择优留下部分人进翰林院,从事的是翰林院的一些小官,从庶吉士等打杂的差事做起。

  不能小看了这些翰林院打杂的差事,这些人在翰林院中,可以学习到天下间最高深的学问,因为翰林院的藏书阁有大永朝最完备的藏书,里面书卷多以万计。

  而且翰林院的人,以后可以从翰林体系中逐渐升迁,履职在翰林院、礼部、鸿胪寺、詹事府这些地方,可能成为东宫的长随,或者是成为朝中的名臣。

  当翰林的人,是会被人敬重的,在大永朝也有句话说,天下的学问皆出于翰林,意思是有任何大的思想和主张,或者是好的文章和诗词,大部分都是出自这些翰林之手,谁能进入到翰林,比进入到文庙还容易受人尊敬,因为朝廷翰林官的选拔,或许比之文庙选拔学士的标准都要高。

  听别人的称呼,韩玉坐下来,他也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既然知道对方是翰林,也就是已经考中进士的人,他可不敢再上去说话,那会显得他很无知。

  眼看韩翰林下楼去,唐解安慰道:“我们要明白,这京城之地,也是一山还比一山高啊,以后见人说话都要小心一点。”

  韩玉面色羞惭道:“还真是丢人啊!”

  纪宁摇头道:“有什么可丢人的?谁规定到京城来必须要先去拜谒文庙?我们只是来考科举,又不是来游山玩水的,文庙也只是供奉圣人和先师的地方,谁没事到祠堂里呆着?”

  “哈哈,还是永宁说话直爽。”韩玉听到这话感觉到心情舒畅,“来,我敬永宁一杯,祝你今日的诗会旗开得胜!”

  (三七中文et)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