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超级舰队_请叫我威廉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克森号、国王号、大选帝侯号、边境总督号、威廉王子号、恺2艘号、菲特烈大帝号、凯瑟林号、阿尔伯特国王号、路易波特摄政王号、赫尔戈兰号、奥尔登堡号)在数量和吨位上均不占优势,可是建造这些舰只所带来的财政压力却要比美国和日本小许多。

  1915年之后,各国战列舰的单舰成本虽各不相同,但一艘3万吨地战列舰造价均在1500万美元以上,美国的南达科它级、日本的加贺级和德国的格拉夫级单舰造价都超过2000万美元。为了建造这些战列舰。美国每年的海军费用占整个联邦支出的比例增加到了近25%。也就是大约2亿美元,这些资金有2/3是用在了建造战列舰和飞艇上,而陆军规模较1920年相比扩大了3倍。年度费用也仅有3000万美元,海军费用的居高不下开始影响到其他兵种的发展;日本政府的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在总量上远不及美国和德国,而他们光“新八八舰队案”一项就耗费了亿美元的巨资,占了整个日本政府年度支出地三分之一,这间接导致了1923年日本全国性经济危机地爆发,日本国内的大米和生活必需品价格暴涨,民众在困苦中挣扎,“米骚动”席卷全国,尽管日本政府通过各种应急措施最终平息了这次危机。但日本的经济也从此前地高速发展进入相对萧条的低谷,农业同样受到严重打击,米麦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相比之下,德国政府在1920年之后仅续建了巴伐利亚级的后两艘和新建5艘格拉夫级战列舰,7艘战舰总共耗资6千万欧洲马克即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政府总支出的2%,并使海军的费用保持在一个相对理想的水平。

  小安德雷斯的战列舰模型“展区”旁边一格就是战列巡洋舰和航母模型的地盘,两种军舰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数量加起来还没有战列舰多。如果将“布吕歇尔”号算作战列巡洋舰的话,那么德国到目前为止总共建造了12艘战巡,它们是1920年建造地布吕歇尔号、冯穗坦恩号、毛奇号、戈本号、塞德利茨号、德弗林格号、吕佐号、兴登堡号、萨洛尼卡号和1920年后建造的马肯森级马肯森号、斯佩伯爵号、菲特烈亲王号。3艘马肯森级战巡花了德国海军接近2400万欧洲马克,尽管价格不菲,但它们也算是物有所值,这级战巡排水量万吨,采用全重油锅炉,最高航速33节,装8门45倍径的380毫米炮,性能与美国的列克星顿级相当,略逊于日本的天城级。

  因此到1924年时,德国海军除了在役的20艘战列舰外,还有毛奇、戈本、塞德利茨、德弗林格、吕佐夫、兴登堡、马肯森、斯佩伯爵、菲特烈亲王9艘战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