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合围维也纳_请叫我威廉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谒见德国首相。

  华盛顿希望德国能够慎重考虑全国总动员一事,毕竟,这将给世界带来战争的可怕威胁。不久之前各国付出巨大努力才换来的和平成果有可能就此付诸东流。

  “抱歉!”德国首相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这样告诉美国人,“现在是奥匈帝国与俄国先向我国递交战争性质的外交通牒,我国既然不愿接受这一通牒,那么总动员和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全国总动员是德皇陛下亲自签署地命令,想要收回几乎是没有可能地!”

  说完之后,贝特曼匆匆赶往国会大厦,去向内阁大臣和议员们转达德皇的旨意。

  在返回美国大使馆的路上,根克大使因为柏林街道上地景象而忧心忡忡——德国民众群情激昂,每个行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自豪的笑容。广场上军乐队正在演奏慷慨激昂的进行区,在一些空地上,讲演者用极具鼓动性的语言带动听众的情绪,俄国人和奥地利人开的商店遭到民众的石块袭击,警察们只是远远旁观着……

  这位美国驻柏林大使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这个民族已经患上了一种可怕的战争狂热症,因为战争能带给他们胜利、荣耀、财富,一切的一切都能从战争中取得。军官与士兵处处受人尊敬,工业、经济、交通,在这个国家任何事务都必须服从军事地需要。征兵站前总是挤满了想要参军的人!”

  此后在发回华盛顿的密电中,根克提醒白宫的新主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招惹德国人,除非自己由击败它的足够把握!

  可是在这个世界的1916年,没有那个国家敢于正面向德国挑战。

  这一次,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土耳其政府的中立态度,前一次战争的时候,面对英法俄如此强大地敌人,凯莫尔领导的土耳其政府义无反顾的站到德国一边。难倒德国和土耳其的同盟条约已经失效?两国关系已经恶化?

  只消细细思考,人们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由于和奥匈帝国并不直接接壤,土耳其不仅没有参战的必要,而且他们的中立将给德土两国带来许多便利之处——一些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和城市只要打着土耳其的旗号就可免于奥匈帝国舰队的威胁,毕竟,德国的地中海舰队虽强,在整个奥匈帝国海军面前却还不足以保证地中海南岸所有区域的安全。再者,在地中海上航行的德国货轮也可以利用土耳其政府给予的特权使用土耳其国旗,这样一来,战争中德国的损失将大大减少。

  总而言之,土耳其的中立是由于奥匈帝国海军的强大。可以说,也正是这支海军的强大引来了奥匈帝国的战争灾祸。

  时局,已经大大超出维也纳政府的预计。

  当德国政府拒绝撤兵并宣布全国总动员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奥皇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