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虎狼归航_请叫我威廉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奈(凯末尔的土耳其政权建立于1910年,土耳其的石油开采在1911年之后才具备一定的规模,而国王级战列舰设计于1910年并在1911年动工,而最后一艘国王级战列舰“****”号于1914年2月完工,那时英国海军仍对德国海军保持巨大优势)。

  随后驶入港湾的是奥斯特弗里兰级战列舰奥尔登堡号,这艘万吨的战舰同样英武,身躯上也留有数处伤痕,尤其是右舷靠近6号炮塔那个破口,扭曲的钢铁以及累累血痕看起来是那么的触目惊心。

  奥斯特弗里兰级是比国王级更早服役的战列舰,它们采用的是全燃煤锅炉,三个烟囱集中配置在战舰中部,全速航行时对于环境的污染非常巨大。

  基于对目前局势的考虑,辰天和海军部对在建的最新一级战列舰——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提出修改要求,将原设计中的11台燃煤锅炉全部改为更为先进的燃油锅炉,这样的话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最高航速可以达到25节,巡航速度下航程为8000海里。拥有8门15英寸(380毫米)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在各方面都可以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相媲美,原本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服役时间会比伊丽莎白女王级晚12年,不过由于英国主要船厂遭到德国舰队的炮击以及飞机飞艇的空袭,大部分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都被毁在船台上,仅剩的2艘也处于未完工状态,建造进度由于资源缺乏以及德国海空军的不断袭扰而一再推迟。

  在两艘战列舰之后驶入港湾的是在海战中表现同样出色的巡洋舰分队,它们依次是侦察巡洋舰“弗伦堡”号、“慕尼黑”号和“意志”号,它们除了利用舰载机为突袭舰队提供有效而可靠的侦察校射之外,还直接加入到与英国巡洋舰队的战斗中,其中“慕尼黑”号损失较为严重,舰尾炮塔和水上飞机库一并被炸毁,全舰伤亡人数更是达到的满员编制的1/5。

  在舰队最后方,一艘艘看起来不那么显眼的潜艇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与开战之初的低调相比,此时的德国潜艇部队已经声名大噪,艇员们一个个挺直胸膛列队与潜艇甲板上,指挥塔上的军旗虽小,却无碍于这些“海狼”所取得的光荣战绩。这次与希配尔舰队一道返回威廉港的是部分轮休的潜艇,它们有的已经在大西洋上带了数星期之久。

  对于为首那艘编号为U039的潜艇,辰天再熟悉不过了,它的艇长就是大名鼎鼎的邓尼茨。邓尼茨中校年纪虽轻,却已成为帝国潜艇部队中战果最为显赫的艇长,同时也是大西洋第一潜艇编队的指挥官和蓝色马科斯勋章最年轻的获得者。

  在阻击和歼灭英国特别舰队的过程中,邓尼茨和潜艇部队起到了非常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