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碰撞试验_造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倒是不错的战略。坦白而言,对你们的二代产品我依旧不看好,又要瞎折腾一番才后悔。”

  华夏之光一代上市失败,全国人民还记得一代产品的重大质量问题,现在二代名字不改就上市,真是年轻气盛将来恐怕没有人敢买。韩皓不肯改名字,陶复知心知对方是打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他和韩皓个人没有私仇,完全是观点认知不同,处于不同的世界观对立。

  华夏厂就搞摩托车就好,没有任何技术积累就着急跳入汽车行业,尤其中国许多国企已经证明汽车需要大投入高科技,国际上流传着15万辆红线的说法,就是一个汽车厂想要活下来必须具备年销量15万的规模。少于这个规模就一定赔钱做不下来,因此国内以“三大三小”为代表的汽车国企投资都在15万辆以上。按照华夏汽车的规模,每年产量在一万出头,销量更是无从统计,离15万辆红线是天差地别。

  国企们都纷纷求着和外国汽车巨头合资,证明了自主研发这条路在中国暂时走不通。你华夏厂居然还敢打着自主造车的牌子,不是多此一举乱搞是什么?

  陶复知的观点非常明确,就是华夏汽车在当前情况下绝对搞不好。

  韩皓当然不同意这个观点,凭什么汽车民营企业就搞不好,汽车虽然很复杂,但还是能够组装生产出来。尤其现在经济全球化,许多技术完全可以从全世界购买引进,学习弥补上国内的空白。暂时落后是客观现象,但总不能落后就不去发展,永远受制于国外封锁。

  15万辆是那些国外巨头给出的结论,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按韩皓的算法,只要3万辆在国内就能活得不错。因为在车型技术上我们可以实行“拿来主义”,没有动辄十几亿的新车型研发费用。

  合资品牌进入中国,为国内培育了一批现代化的汽车供应商,自主品牌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华夏厂的供应商许多都是合资品牌体系的厂家,剩余的也是华夏厂主导,可以说搭了合资品牌进入中国的便车。

  民营企业比国企灵活,国企花一块钱能办的事情民企可能五毛就能干还有盈余。像冰箱、洗衣机和彩电,以前进口品牌动辄上万块,现在国产品牌兴起,很快把价格打到几千,最终得益的还是中国普通消费者。一辆桑塔纳,上汽卖18万,华夏厂来干的话可能只卖8万块,一样能活得下来。

  “陶主编,事实证明一切,你我对汽车行业观点不同,谁也无法说服谁。不过,我希望你能多一些关注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不要忽视真正干实事人的努力。”

  本想趁着赌赢好言相劝几句,没想到反被韩皓将了一军,弄得陶复知有些火大,他不由冷笑道。

  “看来韩总还是没有吸取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