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7章 26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_重回1981小山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周母觉得也只能这样了,“玉梅还有两个月就满月了,等她生了,我们再打主意也来得及!”

  “嗯!你抽空去看看玉梅,告诉她老幺买了拖拉机,省得何家以为我们还穷的叮当响!”

  “我觉着还是得让玉梅自己挣钱!”周母取下手表放在枕头下,“秋月说春燕做的冰粉儿要是在城里,能卖一角钱一碗。何家的院子临街,明年我就让玉梅摆个小摊子,弄点冰粉儿和吃食卖。”

  “行,到时候你让春燕教教她。”

  ……

  翌日一早,杨春燕妯娌几个就开始挑选红苕,做红苕粉条。

  挑出那些表面光滑、没有被虫子啃噬过的,没露出去头被晒青头了的、个头大的红苕装入箩筐,挑到水沟边,倒入水中。

  妯娌几人都挽着裤脚,站在水沟里,手里拿着早就准备好的草把子,用力搓洗红苕上面残余的泥巴、削去两头和表面根须。

  削掉的两头也舍不得扔掉,全都装在箩篼里面,清洗干净后拿回去晒干了煮熟后喂猪。

  四人忙了一上午,才把小山堆一样的红苕清洗干净挑回家。这时家里的箩篼,竹筐全都派上了用场,连晒垫都搬了一张出来,倒上了红苕。

  杨春燕去灶房拿了砧板和木板出来放在小方桌上,妯娌四人坐到桌前,将削好了的红苕切成小块。

  装满了三个箩篼后,张秀香说道:“大嫂,你和春燕在这切红苕,我和秋月力气大,我们去推磨。”

  赵慧芳笑道:“这么多红苕,磨浆滤浆都费力气,今年全靠我们自己来,悠着点哈!”

  “嗯嗯!”

  两人抬着红苕去了后院石磨前,开始磨浆,边磨边往磨心里加水。红苕浆磨得越细越好,才能使红苕的淀粉颗粒充分释出,提高出粉率。

  杨春燕两人将今天需要磨浆的红苕,全部切好送去后院,又把磨好了的红苕浆抬到前院。

  两人搬了木梯出来,将吊布挂在阶檐上的横梁上面,在吊布下面放一口洗澡桶一样大的木桶,往红苕浆里加水将它稀释后才开始过滤,这样才能使渣滓和淀粉分离出来。

  赵慧芳握住吊布上的手柄,不停的来回摆动,杨春燕一边往吊布里添加红苕浆,还要不时用木棒搅拌一下,使红苕淀粉能快速漏出。

  过滤完几桶红苕浆,木桶就装满了,杨春燕忙把里面的苕浆舀进桶里再倒大水缸里。

  她揉着酸痛的手膀子,想着难怪以后的人即使有磨浆机,也不愿自己动手做手工粉条,正是因为做手工粉条太累,她们四个就磨浆滤浆,也要两天才能干完。

  张秀香和李秋月挑着最后两担红苕浆过来,“春燕,第一遍滤完了么?”

  “还有一桶就滤完。”

  做粉条,红苕浆得过滤两遍,滤好的浆液静置沉淀后,舀干上面沉淀出来的清水,还有淀粉表面的油粉,下层的淀粉取出后滤干,掰成小块晒干了才开始制芡糊,做粉条。

  做粉条,周怀荣和周怀军做的最好,杨春燕妯娌几个只需把淀粉做好,剩下的就交给他们,到时候只需帮忙打打下手。

  她记得做粉条的时候,先把淀粉用温开水调成面糊,然后逐渐往里面添加淀粉揉粉,揉好了的粉团不能不粘手才开始漏粉。

  做粉条好的火候也是特别重要,烧火工也是个技术活,一般都是周母在做。

  锅里的水沸腾后,将粉团放入铁质的漏瓢里用力的挤压,打击。

  漏粉的时候,火力不能太大;太大锅里的粉条熟的太快,也不能太小,太小粉条容易黏糊结团。

  粉条从铁瓢的小洞眼里慢慢漏出,粉条下得太快,发生断条现象,表示粉团太稀,得掺干淀粉再揉,使粉团韧性适中;如下条困难或速度太慢,粗细又不匀,表明粉浆太干,应再加些湿淀粉……

  粉条进入沸水锅后煮熟后,捞入灶台边装有凉水的大木桶里降温,再用剪刀剪成合适的长度,放入大木盆里,再次用冷水降温。

  将粉条在盆里不断摆动,直至松散为止,然后整理成束穿到竹杆上晾晒。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