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卷谁的大业第八章晋王之议_逆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口气,盼着薛道衡能就此打消提议,只是薛道衡却明显辜负了大家地期盼,反而扑通了一声跪了下来:“皇上,法理不外乎人情,先皇只有五名子嗣,全是一母所生,古来皇室何尝有过此景,如今晋王虽然犯错,皇上念在其同袍兄弟的份上,若能对晋王网开一面,天下臣民必定会咬口称赞皇上对兄弟的仁爱之情,以致仿效,家和万事兴,若天下百姓皆能家和,何愁我大隋不富强兴盛。”

  “够了,你是说若朕不赦免晋王,天下百姓就都会对朕有怨言是不是?”杨勇重重的一掌拍在龙椅上,顿时整个朝堂为之一惊。

  对于杨广之事,杨勇自然早有考量,虽然杨勇对历史并不精通,可是杨勇至少知道,汉人眼下无论是科技,武力都全面领先于世界之时,若不趁此机会扩张,为后世打下一个丰厚的遗产更待何时。

  眼下虽然不怕杨广会再翻起什么风浪,只是放任杨广出去却绝不可能,杨勇可不想让自己地精力花在内耗上,白白错过时机,无论是为自己作想,还是为杨广着想,自己都不能让杨广脱离掌控,过上十年八年,将杨广的性子磨去后,在中原之外为杨广找一个封地倒有是有可能,如此不但于自己名声无损,对杨广也算最好的结局。

  只是薛道衡书呆子的脾气发作,却不在乎皇帝是否发怒,他这个宗正卿反正做得没有意思,脖子一梗道:“回皇上,臣并无此意,只是先皇厉行节约之时,每日所食不过一肉食,以至天下仿效,我大隋能有今日之盛,皆赖先皇以身作则之功,如今皇上若能为天下百姓作出表率,教华百姓之功自然如水到渠成。”

  百官听得暗暗咋舌,这个薛道衡还真敢说,事实上也是如此,薛道衡诗才虽然好,对于如何与人相处做得极为欠缺,历史上杨广登基后,薛道衡从地方回到京师。当时杨广本打算对薛道衡委以秘书监显职,但薛道衡不识时务,写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奏上。

  杨广当是正是雄心勃勃,想做出一番超越父亲地大业,薛道衡的奏章无异给杨广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杨广看了后极为恼怒,对苏威说:“道衡至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

  《鱼藻》是《诗经》中的一篇,据《诗序》言明,此诗通过歌颂周武王而讥刺周幽王。从此薛道衡为自己埋下杀身之祸,秘书郎之职也不翼而飞。

  杨广曾言:“他人以为朕是承接先帝而得帝位,其实论文才,帝位也该属朕。”偏偏薛道衡在诗词方面远胜杨广,而且毫不掩饰,每次杨广召聚群臣吟诗作对,都以薛道衡诗词胜出,对皇帝毫不相让,最终大业三年薛道衡就被杨广下令斩首,据说薛道衡被斩之后,杨广尤自恨恨的道:“看你还能再作出空梁落燕泥否!”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