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卷以隋代周第九十三章回到洛阳_逆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下眉,没想到刚一回来就听到一个坏消息:“这条消息是真的。

  言?”

  “下官以为,多半是真,城总管杨素曾经行文给冢宰府。有过这个意思,后来被下官驳回,只是杨素并没有死心。又直接给朝庭上了奏章。”

  杨素是韦孝宽平叛地行军总管之一,城是尉迟迥老巢,人口众多,平叛之后需要一名大将镇守,杨素就由行军总管转为城总管,成为一员封疆大吏。

  齐地事务本来应该都由冢宰府处理,杨素在冢宰府受挫后绕过冢宰府给朝庭行文,可以说是十分无礼之事。等于直接蔑视杨勇这个东京冢宰。

  杨勇对于杨素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可,只是他虽然对历史不太清楚,却看了不少,大唐双龙传里面的杨公宝藏就是杨素留下想造反之用,虽然是虚构。但他的孙子杨玄感趁杨广攻打高句丽时起兵造反却是事实,未必杨素在世时就没有想到造反。

  在长安时。杨勇并没有和杨素有多少交往,给韦孝宽做监军杨勇和杨素才有近距离接触,感觉到杨素自视甚高。而且不把人命放在人里,杨勇下意识对他不喜,也没有故意亲近。

  杨勇听到杨素越过自己向朝庭行文,忍不住有几分恼怒,只是不解地道:“杨素为什么此时要牵移城居民,而且还故意张扬出来,难道他不怕城居民会暴乱?”

  李纲苦笑道:“大人,恐怕杨素是巴不得城有人暴乱,城内有不少尉迟迥以前的旧部,只是大人曾向丞相建议只诛首恶,不问胁从,得到丞相肯定,杨素对这些人素无好感,却不好动手铲除,如果城发生暴乱,杨素刚好可以将此事扯到尉迟迥余部身上,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没想到杨素会如此私心用事,杨勇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不行,不能让杨素乱来,尉迟迥余部可有数十万人之多,若是城地旧部被杨素一网打尽,其他各地之人不免兔死狐悲,很可能铤而走险,齐地决不可以再发生一次叛乱,马上行文严厉申斥杨素,让他赶快张贴布告,牵移城居民纯属谣言,以便安稳人心。”

  李纲却没有赞同:“大人,此事不妥,杨素已将此事报告朝庭,此时朝庭尚没有定论,若是朝庭同意杨素的主张,大人先申斥杨素,不但惹杨素反感,恐怕也心中还会嘲笑大人无能,以后更加难驯。”

  “本官身为东京冢宰,此事关系齐地稳定,自然不能任由杨素胡来,文纪,你先帮我拟好向朝庭的奏章,以六百里加急发出,将此时不宜迁居城居民地理由说出,并弹劾杨素目无上官之举,最好要把杨素调出城,否则,有他在,城就不会稳。”

  “是。”李纲露出几分喜色,他虽然是冢宰府参赞,可以在杨勇不在时代杨勇理事,只是杨素地位尚在他之上,杨勇没有回来之前,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