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攻守易位_明末,从草原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奋勇杀敌,以报效朝廷和陛下的圣恩。

  相比起建奴,八位总兵对华军确实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尤其是现在蒙古骑兵已经走了大半的情况下,所以想的也都是怎么趁机建功立业。

  若非洪承畴自己太过保守,就是去年一来就与华军决战,众人也不会有半点惧意。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建奴不可战胜,那是因为十几年来靠着一场场胜利打出来的。

  而对于华军,除了杨国柱和虎大威,其余六位总兵都只是道听途说,根本就没接触过,真正和华军交过手的,也就虎大威一人。

  所以八位总兵中,也就虎大威心中有些没底,知道此次出击恐怕很难取胜,但这种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同样当出击的命令,传达至全军后,十余万明军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完全不似当初一听说要进攻建奴时的那种无精打采样。

  这便是名气的好处,名气大的军队,还未开战,就能让对手从心底里感到恐惧,未战士气就先跌了三成。

  两日后,十五万明军便浩浩荡荡的出了山谷,向着几十里外的永加堡杀去。

  当初华军想要决战,明军却卡在山谷中不应战,让华军不得不停在永加堡。

  然而,现在风水轮流转,明军想要决战,华军却是选择龟缩在了大营中不战。

  显然战争无外乎就是攻守之道,讲究的就是掌握主动权,哪方急于求战,那方就失去了主动权,就落了下风。

  而林锐分出一万精锐,不惜冒险翻越太行山,去偷袭京师,切断明军的粮道,就是想要化被动为主动。

  虽然明面上分散了兵力,削弱了主力大军的力量,但实际上却得到了战争的主动权,可以化攻为守,攻守之间的伤亡比例,远远不止这一万人。

  此刻娜木钟便是严格执行着林锐的命令,所有的兵马都龟缩在东南西北四座大营中,粮草物资则是堆放在了中间的永加堡城内。

  四座大营的外围都挖了沟,堆了土墙,布置了拒马桩和木栅栏以及箭楼。

  虽然早就猜到对方可能不会出营迎战,可见对方真的选择龟缩在大营中死守,洪承畴也是颇为失望加无奈。

  好在永加堡地势开阔,几十万人马都能铺展得开,否则这仗还真就没法打了。

  见对方不肯出营决战,洪承畴也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先在永加堡的外围东北南三个方向,扎了三座大营,对华军形成了包围之态,这才开始试探进攻,寻找华军的薄弱点。

  而期间,娜木钟也只是派出了骑兵骚扰,洪承畴则是让吴三桂带着一万关宁铁骑警戒,双方骑兵时不时就会爆发小规模冲突。

  即便这样,明军也足足花了五日才将临时的三座大营建立起来,如果没有吴三桂的一万关宁铁骑,恐怕花的时间只会更久。

  华军的十万守备军和十万步兵,虽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