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5章 十二路大明总兵_明末,从草原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十二路大明总兵

  好不容易攻破了一个百户堡,物资粮食还被烧毁了大半,让林锐也意识到了,大明虽然已失民心,但气数却未尽。

  从这名百户宁愿自焚,也不愿向他投降,担心日后被崇祯追究灭门就能看出,大同地区的武官还是很看好明朝的。

  历史上李自成之所以从陕西一路势如破竹的打到北京,所到之处,闻风而降。

  那是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先是经历了松锦大败,后来李自成又接连攻破开封,洛阳等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大城,直接动摇了大明的根基,加上山西各府州又首先投降,形成了一种大势,这才使得大同宣府两地也跟着直接投降归顺。

  然而,如今的明朝却是还没有走到那一步。

  而且由于林锐的到来,使得历史发生了诸多改变,去年建奴并没有打到山东,破济南,杀鲁王,今年祖大寿等人更是炮制了一场大胜。

  不但重创建奴,杀敌数万,更是擒获了皇太极的正妻和幼子,加上中原各路反贼也势微,这就让所有人误以为大明局势正在好转,有中兴之象。

  尤其是不知实情的各地文武官员和士绅大户。

  这种情况下,大同地区的文武官员自然不会向林锐投降,毕竟大明的文官都是异地为官,上任一方就有守土之责,一旦投降,远在老家的族人亲人都要遭殃,所以以往建奴攻破大明州县时,文官一般都会选择自尽。

  不是真的想以身殉国,而是不敢投降,怕事后被崇祯皇帝诛灭九族。

  武官虽然不是异地为官,但毕竟官位已经世袭了几十代,祖祖辈辈都是大明的武官,祖先更是跟着老朱一起打天下的。

  尽管卫所制度早已糜烂,可这些武官对大明皇帝的归属感却是最强的。

  恐怕不将他们逼到绝路,让他们对大明彻底绝望,估计就不会背叛大明而投降。

  想到这里,林锐的心也沉了下来。

  他知道,除非他能攻下大同,打败前来的二十万明军,或者是直捣黄龙,攻破京城,将崇祯干掉,让大同的武官对大明彻底失去信心,否则恐怕是不会向他投降的。

  毕竟这些武官和地主也不傻,他居然选择了拉拢普通百姓和军户,那么必然就会打击士绅地主和武官。

  果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华军一连又攻破了几座百户堡,结果都差不多,那些百户都选择了在破城时玉石俱焚。

  而阳河和朔州,以及玉林卫那边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在尝试强攻大同无果后,林锐就没有再尝试强攻朔州和阳和,而是让两路兵马直接去攻击各地的小城堡。

  “锐郎,这样下去粮食虽然是够吃了,但缴获的棉花棉布却太少了,几乎没有,想要给四十万人都做一套御寒的棉衣,估计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娜木钟也是气得咬牙切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