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崇祯十一年的战略_明末,从草原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明白林锐为何要选择去漠北过冬。

  最终卢象升也只能选择在阳和附近一边屯田练兵,一边继续等待林家军的消息。

  而王朴一众人同样也在招兵练兵,等待林家军的消息。

  显然王朴也清楚,想要立功打翻身仗,恐怕也只能和林家军合作。

  如今他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被所有的文官针对,只能一心效忠皇帝,可要是长期拿不出什么耀人的战绩,就会让陛下失望,进而失宠,一旦失去陛下的信任恩宠下场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

  远在辽东的皇太极,同样在望着漠北的地图,心心念叨着林家军。

  “范爱卿,不知你有何高见?”

  “回皇上,臣觉得林家军即便没有被漠北严寒的冬季彻底消灭,但他们的战马也必定已经全部饿死了,这个时候,臣若是那林锐,便不会再返回河套,而是会直接去漠北。”

  “哦?缘由何来?”

  皇太极追问道。

  脸上虽然装作诧异,心里却并未感到意外,因为换做是他也会去漠北。

  “皇上,以那林锐见识,必然能猜到我军在河套早有防备,在粮草枯竭,食物不多的情况下,肯定会选择毫无防备的漠北,唯有如此,方有一线生机!”范文程缓缓解释道。

  “不错,爱卿所言极是!”

  皇太极点点头,随即又有些为难起来。

  原本竟然已经猜到了林家军可能去漠北,这个时候自然是要率大军征讨漠北,不给对方任何喘息之机,永绝后患。

  可去年他们大清几乎掏光了家底,而漠北三部加起来,有近二十多万人口,五六万控弦之士,又是长途远征,所需的粮草现在根本就负担不起。

  派三四万骑兵游牧过去,最多也就能打服三部,想要彻底征服是万万做不到的,而且还有相当大的风险。

  “皇上,那林家军经过了一个寒冬,必然损失惨重,他们想要征服漠北三部,绝非易事,我大清倒是不必急于征讨,可让他们先互相消耗,待到明年春季再发兵征讨,去收拾残局也不迟!”

  范文程显然也清楚,大清现在的家底根本不足以支撑今年就远征漠北。

  “哎!话虽如此,可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呀,当初他们可是只用了两个月,就打服了整个河套各部,若非朕有先见之明,如今河套怕是已经不归大清所有了。”

  皇太极叹了口气,心中始终隐隐有些不放心,实在是去年林家军表现太过惊艳了,让他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去年朝鲜已经彻底投降,现在漠南地区也暂时无忧,只要一举再解决了林家军和漠北,大清今后就再也没了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的对付大明了。

  “皇上,去年林家军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打服土默特人,臣以为主要原因还是他们背靠大明,粮草物资充足,反观土默特各部正值春季,需要放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