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章 大师刘笑山_四合院:从文艺团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都是他老人家的代表作。

  这两首歌,哪怕是00后甚至10后,都肯定听过。

  艺术地位暂且不论。

  刘笑山前辈1921年生人,15岁就进了红军剧社。

  1939年时,他年仅18岁,就进了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成了第三期生。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是一所专门为gm培养文艺人才的学府,设立了戏剧、音乐、美术、文学几个系,拥有一批杰出的教师。

  吕骥教自由作曲,向隅教和声,冼星海教作曲与指挥,杜矢甲教声乐……

  所有的老师都是鼎鼎大名的艺术家。

  毕业后,刘笑山又参加了许多工作,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歌曲,资历也是相当雄厚。

  这样的一位大佬,特地让何雨农来见他,属实令何雨农有点受宠若惊。

  何雨农内心十分激动,可是却很快压抑下激动的心情。

  大领导和刘笑山看到他能这么快调整好状态,不由得对何雨农的评价更高了。

  三人坐着聊了一会儿,刘笑山就开口提起正事。

  “何雨农同志,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不知道你能不能授权给我们辽北歌剧院演出?”

  刘笑山此时正任职在辽北歌剧院,是艺术委员会主任,第一副院长。

  这个年代国内虽然没有版权,但是文艺圈的前辈也都了解国外是怎么做的,演出别人的歌曲也都会去争取授权。

  何雨农一听,就这点小事,当即就同意了。

  自己的歌能借助其他文艺工作者之口传遍全国,虽然有些间接声望系统不会计算,但是细水长流,也能慢慢赚很多声望,自然没有理由不同意。

  刘笑山满意地点了点头,何雨农答应的这么爽快,他觉得这个年轻人真的不错。

  “小何,不知道你还有什么其他的作品吗?”

  刘笑山可是艺术圈的大佬,难得碰上一个欣赏的晚辈,只有一首歌还觉得不太过瘾。

  何雨农想了想,就又把自己给帝京战友文艺团写了京剧《沙家浜》的事儿说了出来。

  “哦?还有这事儿?”

  大领导听说帝京战友文艺团还请何雨农写京剧剧本,顿时来了兴趣。

  春节汇演即将到来,文艺圈的人和一些大领导们都纷纷接到了邀请,都会去准时观看。

  刘笑山和大领导都在其中。

  “刘老师,大领导,不仅如此,我还写了一首新歌。”

  何雨农卖了个关子,又叹了口气道:“可惜了,我现在的关系还在轧钢厂,本来想找战友文艺团的老领导把我借调过去,可是到了现在还没有消息……”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