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鱼熊兼得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伦娜的这一套以两挺班用机枪为核心的班组武器配置,最大的好处在于极大提高了班组战术的灵活性。班组不需要再把全班的希望寄托在唯一的一挺通用机枪上,可以非常灵活地分配机枪火力。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第一,在执行火力支援任务时,两挺机枪既可以同时射击,也可以交替射击。前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火力密度,后者则可以防止机枪在更换供弹具时出现火力断档。

  第二,在实施防御作战任务时,两挺机枪既可以对同一区域射击,形成交叉火力,又可以对不同区域射击,扩大防守扇面。前者可以在某一区域形成没有死角的致命火网,后者可以兼顾来自不同方向的敌人,消除因单挺机枪射击扇面有限而形成的火力盲区。

  第三,在执行进攻作战任务时,由于这种班用机枪本来就是从突击步枪演变而来的,所以重量相对较轻。在步枪兵冲锋时,机枪手只要收起两脚架,班用机枪就能重新变成一支突击步枪,此时两名机枪手完全可以全班战士一起冲锋。如果遇到敌方火力阻击,两名机枪手还可以一个在后方掩护压制,一个在前方冲锋突击,从而实施交替跃进。

  灵活的双机枪火力,再配上两支突击步枪和六支半自动步枪,这样的班组除了本身攻防能力都比较可观外,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这样的十人班组在拆分成两个或者三个战斗小组时,每个小组依然具备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这一点在上个位面中的普通德军步兵班组中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过这时有人可能会对海伦娜提出质疑了:这样的班组武器配置固然提高了班组战斗力,但你这样做会不会导致武器采购成本飙升或者弹药携行负担的增加呢?对此,海伦娜表示:更高的战斗力是必须的,在实现更强战斗力的前提下,更低的装备成本、更少的资源消耗、更轻的后勤负担也是必须的。

  不要以为同时实现更高的战斗、更低的装备成本、更少的资源消耗、更轻的后勤负担是天方夜谭,在海伦娜眼中,这几个目标其实是可以同时实现的。

  我们先看装备成本。上个位面中,德国步兵班里最昂贵的装备无疑是那挺通用机枪,虽然用了冲压点焊等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但造价依然高达250帝国马克,而未采用冲压工艺的格则比,超过300帝国马克!相比之下,一支9865帝国马克,而一支量产版采购价格更加良心,只有70帝国马克!你没有看错,在大规模应用冲压点焊工艺的情况下,一支突击步枪的造价并不比一支栓动步枪贵多少!即使考虑到98良心的核桃木,这个数据也足够惊人了。

  综上所述,海伦娜认为,在大规模量产的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