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二章衡量标准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以及具体技术,其终极目的都应该是加剧双方战争资源的不对等消耗,从而让胜利的天平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倾斜。为了达成这一战略目的,我们在潜艇战中可以使用的具体手段很多,不过通过抽象整理,我们可以将这些手段大致归纳为三种基本途径。”

  “第一种途径就是直接摧毁敌方的战争资源。这种途径对于潜艇来说,主要就是击沉敌方的战舰和商船。我们以损失多少潜艇的代价击沉敌方多少商船和舰船,以数学形式统计出来就是战场交换比。战场交换比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目光局限在战场交换比上,认识就未免太过狭隘了。”

  “第二种途径是降低敌人获取战争资源的效率。对于潜艇战来说,这种途径可以认为是第一种途径的自然延伸。为了降低商船的损失,对手必然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方法来维持海上运输。但无论敌人采用哪种非常规措施,我们都可以确定其运输效率会比正常情况下低得多。如果敌人不加大对运输领域的资源投入,其从外部获得的资源输入必然大幅缩水。

  这时敌人当然也可以选择加大对运输领域的资源投入,来尽可能保证海上运力,比如增加商船的建造数量或者提高商船的平均航速。然而一个国家可以动员的战争资源都是有上限的,而且这个上限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大致稳定的。如果你选择把更多的战争资源用在了保持海上运力上,那么其他部门所能分得的战争资源就只能减少了。”

  “第三种途径是降低敌人使用战争资源的效率。在潜艇战中,双方的资源投入存在极大的不对等性。发动潜艇战的进攻方往往只需要投入相对较少的资源,防守方就必须投入海量的战争资源用于反潜,才能让战争的天平恢复平衡。

  由于各国战争资源总量存在约束,这种不对等的资源投入将会成为敌人的巨大包袱,使得敌人无法腾出足够的战争资源,投入到对我们更具威胁的领域。因为敌人只有先保证自己的国家能够活下去,才有资格去讨论战争资源的使用效率。”

  “元首阁下,我认为是否能够通过以上这三种途径,实现双方战争资源的不对等交换,今后应该成为衡量潜艇战中一项技术该不该采用,一项工程该不该建设,一种战略该不该实施的唯一标尺。”可能是受到了小胡子的传染,说到激动处,海伦娜几乎要手舞足蹈起来。

  “这种衡量标准不仅限于潜艇战吧?”希特勒忽然若有所思地问道。

  “没错!在总体战的背景下,我认为这个标准可以适用于和战争相关的所有领域。我们不应该害怕损失,也不应该害怕资源的消耗,如果我们用一单位的战争资源消耗,能换取对方多得多的战争资源消耗,那么除非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否则笑到最后的一定是我们。”海伦娜说得信心满满,在如何增强自身和削弱潜在对手这方面,她还有的是牌可打。

  “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到元首阁下刚才的问题上,敌人如果全力攻击我们的甚长波电台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损失和消耗?当然是会的,毕竟战争哪里有不损失不消耗的呢?”说到这儿,海伦娜话锋一转,说道:“不过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围绕甚长波电台的攻防,我们和敌人对战争资源的消耗哪个多?对双方战略意图的影响哪个大?”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