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一章保障中心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伦娜的这种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当上个位面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中国空军的战备保障水平无疑是低得令人心酸的。如果仅从账面上看,当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中国空军已装备有各型飞机超过六百架,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初具规模,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非常可惜的是,这个六百架的数量是根本经不起深究的。

  当年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声明之前,曾询问航空委会主任周至柔,问他现在有多少飞机可以参与对日作战。周至柔只好告诉蒋介石:空军只有十个中队共305架飞机可用。然而实际情况比周至柔所的回答还要糟糕许多,这仅有的*********低下,可以随时升空应战的只有不到一百架,确切地说只有区区91架。

  如果大家以上罗列的这些数字还感到有些抽象,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在上个位面中,广东军阀陈济棠曾于*********了八架He-111。虽然作为He-*********,用的还是功率不怎么充沛的Bmw-6型发动机(德国人嫌弃它飞得太慢,要求亨克尔公司继续改进,于是预生产出的那批早期型号就被卖给了中国),不过在当时的东亚也算性能较好的轰炸机了。然而飞机刚刚到货,广东空军就在两广事变中被南京政府策反了,于是这批飞机便顺理成章地北去,从而成为了当时中国空军手里的第一支中型轰炸机部队。

  然而当淞沪会战爆发时,这批刚到货不久的轰炸机中,就仅剩下三架飞机还可以执行轰炸任务了。不要以为这仅仅是特例!事实上就是这么低下的妥善率,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精锐部队才有的保障条件,而对于更多的飞行中队来说,战机的妥善率是连30%也无法保证的。在这种情况下,就算飞行员有杀敌报国之志,恐怕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虽然那硕果仅存的三架He-*********圈可点,先后轰炸了位于江湾的日军司令部和黄浦江上的“出云”号装甲巡洋舰。但就实际效果而言,海伦娜只能说从鼓舞民心士气的角度看意义重大,但对日军的实际杀伤是非常有限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轰炸机数量实在太少,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在购买飞机时,民国政府总是喜欢在莫名其妙的地方省钱。比如说不管是从德国购买的He-111轰炸机,还是后来从美国购买的马丁B-10轰炸机,民国政府统统没有给其购买至关重要的机载电台,而这原本是作为出厂标准配置的。除了电台之外,He-*********瞄准仪,但陈济棠在买飞机时,同样把这个看起来就挺费钱的玩意给放弃了。

  在不该省钱的地方省钱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中国的轰炸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