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记者专访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经理已经有一年半时间了,而且也已经参加过不少政治外交活动,但是由于德国总经理的职权范围主要是对国内而非国外,所以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国际舞台上还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这就给世界留下了大量猜测和想象的空间。

  而且近两年来,德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本位面的德国不仅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而且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比上个位面更快。虽然目前德国账面上的军事实力甚至远远不如波兰,但德国毕竟依然是欧洲第一工业大国,世界必须认真对待希特勒这位德国的新当家人。

  实际上在危机最严重的1932年,德国的工业产值曾一度落后于苏联,让出了世界第二工业大国的宝座。但由于本位面希特勒在海伦娜的建议下,采取了比上个位面更有效的反危机措施,所以德国不仅在去年就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回暖,而且工业总产值也重新超过了苏联,夺回了世界工业产值的第二把交椅。

  这些经济成就让海伦娜很是满意,毕竟上个位面自1932年起,德国的工业总产值就一直排在美国和苏联之后,从未回到过第二的位置上。

  上个位面的1938年,苏联和德国的工业产值分别占世界的%和%(一些研究者认为,*********业国捷克后,苏德两国的工业总产值接近,不过那段时间的国境线变动实在太快,所以难以找到准确的统计数据)。

  不过按照海伦娜的估计,德国经济像这样的高速增长最多也只能持续到明年年初,之后速度就会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因为从本质上上讲,德国这两年的经济增长,其实是一种恢复性增长,无法长期持续。

  1932年时,德国有超过40%的失业人口和超过20%的半失业人口,也就是说当时有至少一半的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等到明年年初,这些闲置劳动力中的大部分都回到工作岗位后,德国很可能会像上个位面一样出现劳动力短缺,那时候如果找不到大量的新鲜劳动力补充,经济增长就只能更多地仰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了。

  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好奇、不安、焦虑乃至质疑的目光,小胡子准备通过一次正面的媒体公关树立自己爱好和平的良好形象。于是1934年8月底,刚刚坐上元首宝座的希特勒爽快地接受了英国《每日邮报》的采访请求。于是受《每日邮报》的委托,著名记者瓦德·普赖斯踏上了前往德国的旅途。在接受专访的过程中,希特勒并没有直接把话题引向国际局势,而是像与老朋友叙旧一般,说起了自己在一战期间一次死里逃生的战斗经历。

  “一次,我在战壕里与几位战友一同吃晚饭,突然,冥冥中有个声音好像在对我说,‘快起来到那边去。’声音清晰,且不绝于耳。”停顿了几秒钟,希特勒接着说:“当时我手里捧着饭盒起身,沿着战壕行走了一段路,才坐下来接着进食。然而我还没来得及吃上两口,只见不远处火光一闪,接着便从我原来的地方传来一声巨响。一颗流弹在我原来坐的位置上爆炸了,留在原地的人全被炸死。”

  希特勒的平易和坦诚获得了瓦德·普赖斯的极大好感,专访也因此进行得格外顺利。在结束采访时,希特勒握着普赖斯的手,真诚地说道:“正是因为我曾经亲身历过战争,所以格外珍爱和平,对战争造成的恶果,德国比别的任何国家有更深刻的印象……我们认为,德国当前的问题不能通过战争来获得解决”。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