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副炮配置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炮塔型”则专供海军使用,主要作为大型舰船上的高平两用舰炮。

  陆军的“炮座型”双联装130毫米高射炮,采用的是分装式弹药、需要依靠人工将弹头和发射药分别放入推弹槽。新舰上准备采用的自然是“炮塔型”双联装*********,它采用的是整装式弹药,依靠机械摆弹臂将扬弹机提升上来的炮弹送入推弹机,几乎完全实现了射击循环的自动化。

  为了防止摆弹系统出现机械故障导致炮塔失去战斗力,“炮塔型”双*********为备份。不过*********千克,全靠人力将这些大家伙一发一发地放进推弹机绝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海伦娜目测日后德国大型战舰上的摆弹手绝对会被训练成男友力爆表的存在,抱着女友上楼都不会喘气的那种。

  双联装*********27千克,初速高达900米每秒,射速每分钟在25发左右。每艘新舰计划安装*********:每舷布置七座炮塔,下四上三成双层布置,另一座炮塔则位于战舰后部和后主炮塔形成背负。这样的话,在对空或者对海射击时,新式战列舰每舷都可以聚集起*********力,放在上个位面也是顶尖水准。

  相比大口径的高平两用副炮,新舰的小口径速射炮目前还有些拉胯。

  在上个位面中,克虏伯公司曾经一度收购了博福斯公司三分之一的股权,从而成为了博福斯公司最大的股东,然而后来由于双方设计理念出现了难以调和的分歧:博福斯公司想搞*********,克虏伯则青睐*********,结果克虏伯公司为了集中精力捣鼓大口径高炮,于是就和博福斯公司分道扬镳了。后来克虏伯和博福斯各自设计出了一代经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克虏伯*********斯40毫米高炮。

  虽然站在后来人的角度看,当时的克虏伯公司傻到家了,但海伦娜知道上个位面的克虏伯公司其实是有苦衷的,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克虏伯公司的军品生产大大缩水,资金并不宽裕,要同时支持两个难度不低的高炮研发项目有些力不从心,况且防空炮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当时也不明朗。克虏伯公司撤资收缩风险也无可厚非。

  不过本位面由于海伦娜的强力干预,克虏伯公司并没有从博福斯公司撤资,作为合作项目的*********,进度甚至比上个位面还要快一些。然而胃口越来越刁的海伦娜对于上个位面非常著名的博福斯40mm/全满意,又对克虏伯和博福斯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耽误了一些研发时间。

  海伦娜对上个位面的博福斯40mm/的地方在于其对炮手的防护,这款舰炮只有可怜的几块挡板来保护操炮人员的安全。如果不幸遇到敌机俯冲扫射或者炸弹在附近爆炸,缺乏防护的炮位上必然血流成河,甚至在己方战舰主炮开火时,炮口风暴都会对露天炮位上的人员构成严重的威胁,这是海伦娜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不敢违抗金主的要求的克虏伯和博福斯,只得乖乖回去改进了。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