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三章心理武器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传遍佩内明德的每一个角落时,整个火箭研发基地都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中,此前的无数次失败所带来苦涩情绪在这一刻一扫而空,仿佛是明媚的阳光驱散了大家头顶上连日的阴霾。

  在火箭成功发射前后,研究人员的情绪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反差,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意志不够坚定,也不是因为他们对火箭研发可能面临的困难认知不够。而是因为在A-4火箭成功之前,除了海伦娜之外,世界上还没有人对涡轮泵压式火箭这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有完全的把握。

  虽然A-*********只有上个位面的V-2火箭的一半左右,但是它却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依靠涡轮泵压式火箭飞向高空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不要小看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结论,它对于科研人员们的意义,甚至比的技术本身的突破还要巨大!

  纵观人类科技进步的历程,很多时候技术突破的最大敌人并不是前进路途上的那些具体的艰难险阻,而是你根本不知道眼前的路能否通向你所期待的目的地。

  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永动机不是能源科技的答案、电子管小型化不是电子工业的正解、等离子不是显示器行业的方向。对于这些失败的技术路线,今天一个中学生都能头头是道地批判一番,指出其不符合进步潮流甚至违背科学规律的地方。

  然而回到当年的背景下,那些从事永动机、小型电子管、等离子显示器的科研工作者显然是不知道自己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的。而一旦选择了错误的路线,往往意味着无论你付出多少时间和努力,都是不可能开花结果的。这才是科研工作者们最难以忍受的结局。

  从上面这个角度来说,A-*********说,就像是一直在隧洞里跌跌撞撞的探险者看到了一束来自洞口的光亮,让他们无比确信自己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这颗定心丸对于整个团队士气的振奋作用是远胜过任何语言的。

  虽然A-*********,但是由于该项目是由“和平基金”投资的,一直挂在军方名下,外界对项目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所以暂时还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太大的风波。

  比较有意思的是,唯一报道此次火箭发射的媒体竟然是柏林的一架专注于收罗各地奇闻轶事的小报,在当天刊印的报纸上,这家小报在头版的专栏文章中信誓旦旦地宣称有人在佩内明德附近发现了不明飞行物!报道的旁边还配上了一张拍摄模糊的照片,照片中有一团耀眼的光斑正托举着一个黑影向天空飞去。

  ……

  由于*********鲁塞尔召开的索尔维会议,自然不能在佩内明德基地停留太久。所以在和大神们交流了一番今后火箭的发展规划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