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千二十四章 恩荣宴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感动敬仰之意。

  连一旁林延潮也是佩服,这个典故说的实在是好,给这些新进士生动地上了一课,无论将来他们官居何位,但王锡爵今日的教诲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故事里所提的张仁和,就是万历初年的吏部尚书张瀚,他因在张居正夺情上反对,最后下野,属于和王锡爵一个战线的人,从这一点而言张瀚倒是没有辜负了他当初说过的话。

  王锡爵说完,新进士们激动并包含眼泪的鼓掌,掌声是良久不歇。

  其他官员则摇了摇头,这些官场新丁就是容易感动,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众进士又看向林延潮道:“恳请恩师告诫!”

  林延潮推让了一阵,然后见‘推辞不过’方才道:“阁老金玉之言在前,吾岂敢再复画蛇添足。但诸位盛情,我就简单说几句。当年吾方中进士时,我的恩师,也就是当今元辅告诫我一句,在人上者,视人为人;在人下者,视自为人,吾至今不忘。”

  “此话何意?恰如诸位未释褐前,是民是士,视官员在上,自己在下。但各位为官后,不要忘了当年自己也是一个百姓,人待自己之心,切如己待人之心。莫要因己锦衣玉食,而忘了百姓尚为艰苦。”

  “圣人云,仁者爱人。爱人,需人教吗?人自孩童时对父母之爱,就出自于天性,爱人厚人在于每个人心底。诸位为官之初,问问自己当年的初心是什么?尊此而为,始终不变,这也就是阁老所言的慎始,也是书经所言一哉王心,永厎烝民之生。”

  林延潮这话说完,掌声有些稀落,这不是三元的水平。

  他的话显然不如王锡爵说的出彩,但在新进士的眼底,林延潮这番话显然是尊重王锡爵是阁老,是主考官,你风头不能盖过,而且人家定了调子你不能自由发挥,必须补充着讲。

  所以新进士纵有些失望,但也是表示可以理解。

  更有人揣测,林延潮用实际行动,给他们做了榜样啊,当官最重要的就是永远摆正自己处在哪一个位置。

  拜过了王锡爵,林延潮二人,众进士就忙着相互认识,同年序齿了。

  林延潮回到座位上,就听王锡爵走来。

  林延潮立即相迎,但见王锡爵点点头道:“宗海,方才的话李指的可是张江陵呢?”

  林延潮目光一凛,新进士们方才不明白林延潮话中意思,但如王锡爵怎么听不出来。

  正如每个官员的开始,都认为自己是好官,每个读书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好人。

  是不是好官,是不是好人,是需要考验的,不是自己认为就是的。

  按照王锡爵的说法,张居正肯定不算好官。但从林延潮的角度而言,到了他那个位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计个人得失,身后荣辱,以天下为己任,不忘了为老百姓做出一番事来,这样就可以算是好官了。

  林延潮说这话,当然是听得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怎么说也不明白。

  他说的是与王锡爵完全两等不同的角度,两等不同的为官之道。

  王锡爵一下子听其声察其心,揣摩出林延潮心意来。

  林延潮笑了笑道:“中堂误会了,下官怎么会指张太岳呢?”

  王锡爵正色道:“是宗海当初为张江陵之事上谏,天下皆知。眼下时过境迁。张太岳之罪仍未全部赦免,谥号官位都没有恢复。”

  “老夫读过你的文章,知道你隐隐主张事功变法的。张太岳因变法而死,眼下朝堂官员无不讳此,不敢轻言新政二字。而你要变法,必定要先恢复张太岳的名位,这或许就是你当初上谏天子的初衷吧!”

  林延潮闻言不由心底‘啧啧啧’。

  官场上一个个都这么厉害,人老成精,压力真的很大啊!

  这一点张居正看到了,数年后天子也是看到了,这几人都是当事者明白不奇怪。

  王锡爵这个刚入朝没一年的宰相倒也真具慧眼。

  但见王锡爵道:“老夫实言劝你一句,你的事功若是修修补补,堵个窟窿,那么没有人会反对你,以老夫所观,以你之才具,不出数年当可入阁拜相,若你欲效仿张江陵,那趁早打消此打算,否则第一个容不得你的……”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