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章 匆匆又两年(下)_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权衡了一番,点头应是。

  泾县靠近丹杨郡的治所宛陵,其实从几年前开始李煜就已经意识到,这里会有争议。

  刘宏当时忘记了这个可能性,不过以他的智商应该注意不到,换言之完全是故意为之。或许当时就在布局这件事情,看看李煜的治国能耐,还有大汉在特区还有多少威信。

  风险也有,这直接导致几个长老被林铭以传承者的身份押解,内部执行了门规。在法治社会来说,这种私刑不可取,不过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也没有法律话说他们不能这样。

  权衡利弊之后,李煜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宏的实验结果,让他自己心寒,也让真的引起了周围世家的注意。九成以上的百姓选择迁徙到特区,也不愿意继续留在泾县,大汉的威势可谓荡然无存。

  李煜的威望如此之高,若是他真的振臂一呼,那么只怕吴越之地就要从此和大汉告别。有谋朝篡位之心的世家,也没办法忽视这个可能性。

  不过如此一来,却是把一部分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李煜身上,若是能再转移一些火力,那么刘宏或许会更感谢李煜。

  更大的好处不是没有,见识到了李煜拉拢人心的手段之后,刘宏当然不可能完全不学。

  一方面,向朝臣妥协,真正收回泾县。一方面却是直接下达了命令,各州各郡即日起,要用半年时间,提前搞好明年的财政预算,然后用半年的时间进行审批和调整。

  这个制度率先在司隶地区试行,五年后确定有效果,立刻全面实施。

  财产公开刘宏想要搞,奈何没有这个能力,也有太多的顾忌。最后只能在司隶地区全面普及教育,建立小学和中学,太学更是进行扩建,增加寒门就读的概率。

  其实以前刘宏就有搞过教育,建立过名为鸿都门学的学院。只是这个学院不教经文,不教武艺,教授的却是舞蹈和音律。

  当时刘宏还处于弱势时期,想要中兴大汉也不是没有想过走曲线救国的道路。鸿都门学涉及音律,随着他的权势增加,继续增加君子六艺其他几门学科也未尝不可。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专门为他培养人才的地方,地位或许会超越太学。

  毕竟在太学上学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朝廷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结果却不能为他所用,奈何碍于原有的制度,所以他没办法改变这个情况。

  只可惜,李煜出现以前,刘宏的情况一直得不到好转,公元179年时刘郃、陈球和阳球三个给人当枪使的家伙,还害得帝党遭受了强烈的打击。直至183年开始,帝党才重新恢复过来……

  至于鸿都门学,也是被世家不断的贬低,最后连寒门的人都不来求学。刘宏当时的财政收入非常糟糕,一方面别人不来就学,一方面又没办法免费支援别人上学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