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6章 禁海令 与新玩意儿_异界创业养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类聚居在一起。

  经过第一代幸存者的恢复建设后,很多人都在内陆有了自己的家和工作生活环境,这些幸存者的后代们成长起来后同样不愿意离开内陆自己熟悉的发达城市和地区,如此一来就变成了一个循环,永远没有人去建设沿海城市。后期伴随着人潮大爆炸,‘户籍制度’的颁发,为了发达地区的户籍人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去到欠发达地区搞建设了。当时的议会曾鼓励民众自愿迁徙,结果收效甚微,最后只能是强制性地将过于集中的人口往外赶,从超一线城市赶到一线城市,又从一线城市赶到二线、三线、四线……一直到像‘尼夏城’那样十八线小地方,然而,大多数的民众们依然不愿意往荒无人烟的沿海地区大规模迁徙。

  时间长了发达城市和地区的楼房建得越来越高,而偏远的地区和一直没有人愿意去发展建设的沿海城市只能一直保持着原样。这与末世前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沿海城市的衰落,内陆城市的崛起。

  为什么民众不愿意往沿海地区迁徙,除了户籍、发展、工作等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之外,有一个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末世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联合议会’成立不久,就颁发了一部‘禁海令’,也正是这一奇怪的条令使得末世后人们告诉发展内陆的科技生活的时候,却停下了对远处海洋的探索与研究的脚步。

  据说这个‘禁海令’的办法主要考虑到的是当时部分海域在末世中发生的异变情况。大陆上病毒肆掠的同时,比陆地大了两倍多的海洋也在经历着自我调节——那就是部分海域海平面的上升。

  这一情况导致当时世界各地原来的一些沿海城市、岛屿都被上升的海平面给吞没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钻石宝城’。这座城市所在的国家原本就是个独立于大洋之中的岛国,由于海平面无缘无故的上升有将近一半领土被海水淹没,后来好不容易填海造地,在周边淹没的地基至上造出了三座卫星城市,它们彼此之间都是海底隧道和海底高速公路联通的。这样的工程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太昂贵了,所以迄今为止像‘钻石宝城’这样的海岛、海滨城市建设发展得并不多。

  ‘钻石宝城’每年可以利用自己的城市税收来维护他们的土地面积,随时可以再造再填,科学家估计能够应付得了后续再经历一次海平面上升的情况。可其他沿海城市如果费心巴力地发展起来,结果被淹了,得不偿失不说还浪费。这也是‘联合议会’方面不愿意大力发展沿海地区的一个缘由,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一后果。

  另外关于对‘禁海令’在当时被颁发还有一些民间流传的解释,据说是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少部分人出于思念故土的原因愿意尝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