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干选技术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在工程投资、建设周期,还是在运行成本、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上,都显著优于湿法选煤。

  杨东升不记得哪一年搞出的这项技术,只记得地矿大学那位教授头一年搞出这项技术,第二年就当选了院士,可见这项技术的重要性。

  但是就像火车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马车跑得快,所有的新技术都需要一个成熟的过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也不例外。

  别的不说,当初这项技术开发的时候,就选择了东北一家选煤厂。瓜州也有煤矿,也有选煤厂,为什么不就近在瓜州做?

  因为东北那家选煤厂是新建的,他们有引进自美国的麦克纳利流化床干燥机等设备,我们的国产设备无法满足试验需要。

  就面前这几间小破屋,要想把这项新技术搞成熟,并且推向市场,确实有点难为他们。

  但杨东升也不是慈善家,“各位老师,不是我不支持你们的项目!但是我手下现在有几十个厂、矿,十几万职工,我必须向他们负责!”

  “这……”对方以为杨东升要拒绝。

  “我必须确保完全拥有这项技术,才能投资!当然我会出一个合适的价格,买下诸位的专利和现有成果!”

  原煤干洗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技术,不仅是缺水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东部地区煤炭资源逐步耗尽,煤炭开采势必向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转移。

  西北地区不仅缺水,而且气候寒冷,像蒙省有些地区,冬季最冷时候可以达到零下三十多度,泼水成冰,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用湿法洗煤,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我必须跟大家商量一下!”对方答道。

  这项技术涉及到的不是一两个人,它是机械系与煤炭综合利用系两家的买卖,

  电话打出去,不多大会就来了一群人,杨东升在其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众人商讨了半天,最终脸憋的通红,冲杨东升伸出了五根手指,“五百万!”

  “没问题!”杨东升爽快的答应了。

  “这……”老师们有点发呆,按照常规杨东升是要还价的。

  杨东升一笑,“我觉得这项技术值这个价,当然如果你们想要五千万,我就要考虑一下了!”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科技人员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总想着花小钱办大事,结果往往是钱也花了,事却办不成。

  下面还需要他们完善这项技术,将来他们发现自己把技术卖便宜了,出工不出力,吃亏的还是杨东升。

  顺利成交,杨东升当即就给李主任、陈律师打电话,让他们准备钱,过来签合同。

  除了这项成果,杨东升还希望买下校办机械厂的部分股份,与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众人高兴的拿出各项技术资料给杨东升做介绍,“我们这项成果已经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的确认,还有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

  “等一下,美国人已经知道这项技术了?”杨东升心里咯噔一下。

  请收藏:https://m.jdkj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